沈家原也是个大族,沈三叔的祖父做过道台一类的高官,到了他父亲,也还中过举人,在府衙里做着师爷,在我们这里是顶有头有脸的一号人物。轮到他的时候,打小儿,七八岁的年纪,他就把四书五颠末端一遍,熟谙的人都说:“沈家这是要一起把功名传续到底,天生的读书料子。”他五岁会诗词,连传授的私塾先生都唬了一跳,啧啧称奇。十岁的风景,汉赋已经写的有模有样,普通的函件来往,俱是他替乃父捉刀,竟然一字不改易。
再过两年是大比之年,哪知国运不济,偏巧传来动静,说是太后老佛爷要废了科举。“这岂不是康梁一党造的谣,前些年,维新党要废科举,成果招致了天下大乱,连紫禁城都让洋人住了小半年,现在重提此事,定是用心叵测。”沈师爷气的胡子一翘一翘,是戏台上演出的小丑,那双瞪得滚眼的眼睛,是小丑脸上的白粉根柢。
科举到底是被废了,沈师爷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他昏了畴昔,就此他病倒了,在病榻上,他哆颤抖嗦地念叨着:“筠睿,你可得好好等着,总有一天老佛爷会幡然悔过,把科举又提返来的。祖宗千年的文脉不能断,这是端方。”
炎炎夏季,炙烤着大地,阶柳庭花都已打了蔫儿。天井的芭蕉树下,咿咿呀呀地又响起了胡琴声,有人在那满缀有绯红石榴花的石榴树下起着高腔吊嗓子:“劝君王喝酒听虞歌,解君愁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豪杰四路起兵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顷刻,宽解喝酒宝帐坐。”
科举拔除了,沈家三代单传的独苗落空了考取功名的忌讳,沈三叔一下子堕入了绝望。他已经年近廿龄,却硬生生断了进阶的门路。“现现在,留洋返国的人,能够考科举了,一样拿着翰林的顶子。”垂垂这一个说法在天津卫鼓吹开去。这确是真相,沈师爷也有耳闻了。风声说,津南道的一个林家傻小子就走了这狗屎运,他家里穷的叮当响,因而去了不收束脩的洋书院,传闻每月还供应银钱用饭,这或许是洋鬼子的假把戏,把人欺诈了来,做他们的主子。没多久义和团来的当口,沈师爷更是果断了这一观点,他捋着颔下的胡子,但是义和团到底失利了,他的胡子又瘪了下去。沈师爷因拥戴义和团,落下了“永不叙用”的处罚,而他的儿子是争气的,转眼沈家的气运又返来了,坊间都说。林家的后生得了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