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_第129章 太史公自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争冯亭以权,如楚以救邯郸之围,使其君复称於诸侯。作平原君虞卿传记第十六。

幽厉以后,周室陵夷,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纪;而谱牒经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前后之意,作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徒弟,崇仁厉义。作仲尼弟子传记第七。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狼藉。於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节,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常常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於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於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转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建功名於天下,作七十传记。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代贤人君子。第七十。

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破荆灭赵,王翦之计。作白起王翦传记第十三。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处置,故发奋且卒。而子迁適使反,见父於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后代中衰,绝於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明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品。立名於后代,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以后,霸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昂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申、吕肖矣,尚父侧微,卒归西伯,文武是师;功冠群公,缪权于幽;番番黄发,爰飨营丘。不背柯盟,桓公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田阚争宠,姜姓解亡。嘉父之谋,作齐太公世家第二。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