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_清代房价与米价(参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1.144

当时米价

1671-1680

―每公石均匀代价(单位:库平两)

――――――――

如果每间屋子遵循25平方米计算,新街口屋子面积187.5平方米,新帘子胡同的屋子面积100平方米,则新街口的房价为30.23升米/平方米,新帘子胡同的房价为46.67升米/平方米。

明天的房价粮价比,是清朝的528倍!也就是说,明天要想买一样的屋子,得用比当年多527倍的粮食去换。

――1.000

1801-1810

1891-1900

1821-1830

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

――0.652

1731-1740

――1.739

为了能与当代可比,按大师常用的粮价来做衡量。

――1.609

――1.637

1681-1690

清朝积年米价考:

房价与米价比较

1651-1660

――0.737

1881-1890

例五:康熙五十七年(1718),北京大兴县北城日南坊(坊名“日南”,相称于某某街道)有一所楼房出售,该房临街,上面两间开店,上面两间住人,楼后加盖配房一间,合计5间房,卖了210两(拜见张传玺《中国历代左券汇编考释》)。

用升米来衡量,明天的房价就是15958升米/平方米。

1661-1670

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180两银子。

――――――

――1.528

――2.418

――1.201

――0.880

七个例子

1841-1850

例三:乾隆十二年,北京内城西北角承平湖东(新街口),七间半85两,相称于现在12750元。

――2.623

――2.150

清朝米价(二)期别

1771-1780

――2.405

――0.864

例七:咸丰七年(1857),浙江山阴县三十六都三图有人卖房,总计平房3间,卖了60两(同上)。

――0.856

1761-1770

例二: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任秀坡花200两银子,把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开辟的这套四合院接了下来,加盖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统共投资了350两,最后卖了600两。

1两=1000文,则新街口的屋子(七间半)换算=85000文,新帘子胡同的屋子(四间)=70000文,别离相称于5667升米和4667升米。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