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_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炒?这是甚么伎俩?”崔成绝对是吃货,立即来了精力,非要跟着进厨房旁观。

羊肉馅的包子管够,加了一种不着名野菜的汤,李诚还没坐下,清炒豆芽和韭菜炒鸡蛋已经没了,牛二贵这个饿死鬼,拿个馒头再沾着菜汤往嘴里塞。崔成、牛大贵、钱谷子,眼巴巴的看着他,异口同声:“不敷吃啊!”

听到钱谷子汇报,李诚冲动的冲出厨房,筹办唱一句“人生于世上有多少知己”来欢迎崔成时,却被这货推开:“煮的啥?这么香。”崔成冲进厨房。瞥见了蒸笼,另有一口大锅吊的高汤,最后才瞥见神器――铁锅。

崔成毫不踌躇,接过就吞,完了来一句:“没味道啊。”

甚么笨体例,就是用熟铁,先打出一块充足大的铁板,然后用实木做一个模具,铁板贴在模具上,用木锤子一点一点的砸出一个铁锅的表面。就在铁匠即将被李诚逼疯的前夕,一口丑恶的铁锅出世了。这不是最后,另有一道工序,就是打磨。

李诚解释:“没怪,就是感觉运气不好,还得在这地界多呆一个月。”

李诚不免猎奇的看看崔成:“大兄尚未结婚?”崔成看上去如何也有三十来岁了。

干啥呢?李诚受够了陶盆做饭,必须弄出铁锅来。题目是,铁锅的技术并不简朴,乃至牵涉到一个很关头的题目,那就是铁的产量。中国对钢铁的应用,最早能够追溯到春秋期间。但是铁锅却呈现的很晚,详细启事不得而知,李诚判定还是因为产量有限,有限的钢铁产量要优先考虑更需求的范畴。

李诚在忙甚么呢?每天夙起,先去杜海家里转一圈,看看后院那四个大缸子,里头的番薯,杜海照顾的很好,还弄个架子让番薯爬藤。然后转到城里的一家铁匠铺,叮叮铛铛的忙活一天,没人晓得他在干啥。

这算是一个好动静吧,李诚忍不住欢畅起来:“那豪情好,到时候一起回家。大兄是回清河么?”崔成笑道:“当年在清河,受尽白眼,愤而分开,现在也算有所成,却没有了当年衣锦回籍之心。就呆在长安吧,等着朝廷任命下来,立即上任。”

长安,大兴宫(唐睿宗改成太极宫),两仪殿,李世民、房玄龄、马周、长孙无忌同在,这就是所谓的“内朝”,天子和一些重臣商讨国事,制定大政目标的小集会。另有就是“中朝”,这个范围大,文武百官都在,大师一起会商国事。

热锅冷油, 烈火爆炒,清炒豆芽,韭菜炒鸡蛋,一共就两个炒菜。

提起这个,崔成笑道:“此番战事结束,为兄也能回家了。李刺史向朝廷保举了我,加上军功,归去任一方县令,绰绰不足。”

一探听才晓得,又是李诚在搞事。嗯,这个二郎,老是能给人欣喜。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