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第19章 济水二(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北。汉景帝以济水出其北,东注,中六年,分梁,於定陶置济阴国,指北济而定名也。又东北,与濮水合。水上承济水於封邱县,即《地理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者也。阚骃曰:首受别济,即北济也。其故渎自济东北流,左迤为高梁陂,方三里。濮水又东迳匡城北,孔子去卫适陈,罹难于匡者也。又东北,左会别濮水,受河於酸枣县。故杜预云: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

济水又迳卢县故城北,济北郡治也。汉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盖以济水在北故也。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分曹地,东传于济。济水自是东北流出菏泽。

济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谓清口也。郭缘生《述征记》曰:清河首受大水,北注济,或谓清即济也。《禹贡》:济东北会於汶。今枯渠注巨泽,巨泽北则清口,净水与汶会也。桑钦曰:汶水出太山,莱芜县西南入济是也。济水又北,迳梁山东。袁宏《北征赋》曰:背梁山,截汶波,即此处也。刘澄之引是山以证梁父,为不近情矣。山之西南,有吕仲悌墓。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侧岸也。陈腐言,此桥,东海吕母起兵所造也。山北三里,有吕母垞,垞东三里即济水。

南为菏水。北为济渎,迳乘氏县,与济渠、濮渠合。北济自济阳县北,东北迳煮枣城南。《郡国志》曰:冤朐县有煮枣城,即此也。汉高祖十二年,封革朱为侯国。北济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吕都县故城南,王莽改名之曰祁都也。

又云:巫山在平阴东北,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乌鸟之声,知齐师潜遁。人物咸沦,地理昭著,贤于杜氏东北之证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耆老言,郭巨葬母处,世谓之孝子堂。济水右迤,遏为湄湖,方四十馀里。济水又东北,至垣苗城西,故洛当城也。伏滔《北征记》曰:济水又与清河合流至洛当者也。宋武帝西征长安,令垣苗镇此,故俗又有垣苗城之称。河水自四渎口东北流而为清。《魏地盘记》曰:盟津河别流十里,与净水合,乱流而东,迳洛当城北,吵嘴异流,泾、渭殊别,而东南流注也。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