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第29章 易水(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考此城之南,又无山以应之,是故前后论者,咸以《地理志》之说为失。又即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者,自北无城以拟之。假复有之,路程纡远,江山之状,全乖古证,传为疏罔。是城西北,豆山西足,有一根源,东北流迳豆山下,合苏水,乱流转注,东入滱。是岂唐水乎?所未详也。又因而城之南如东一十馀里,有一城,俗谓之高昌县城,或望都之故城也。故县目曰望都,县在唐南。皇甫谧曰:相去五十里。稽诸城地,犹十五里,盖书误耳。此城之东,有山孤峙,世以山不连陵,名之曰孤山。孤、都声附近,疑即所谓都山也。《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所居。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觉得名也。唐亦中山城也,为武公之国,周同姓。厥后桓公不恤国政,周王问太史馀曰:今之诸侯,孰先亡乎?对曰:天生民而令有别,以是异禽兽也。今中山滛昏康乐,逞欲无度,其先亡矣。后二年果灭。魏文侯以封太子击也。汉高祖立中山郡,景帝三年为王国,王莽之常山也。魏皇始二年,破中山,立安州,天兴三年,改曰定州,治水南卢奴县之故城。周之衰也,国有赤狄之难,齐桓霸诸侯,疆理邑土,遣管仲攘蛮夷,筑城以固之。昔耿伯昭归世祖于此处也。

顺水盖徐水之别号也。徐水又东,迳蒲成北,又东迳清苑城,又东南与沈水合。

《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燕以与赵者也。滱水又东北,迳阿陵县故城东,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

滱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又东南迳任邱城南,又东南迳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博为侯国。其水又东南流入于虖池,滱水又东北流,迳解渎亭北,而东北注也。

滱水又东,迳白土北,南即靖王子康王陵,三坟并列者是矣。滱水又东,迳乐羊城北。《史记》称魏文侯使乐羊灭中山,盖其城攻中山所造也,故城得其名。

后隶安喜,城郭南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

城西又有一水,导源县之西北高山,泉涌而出,俗亦谓之为唐水也。东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为湖,俗谓之唐池。莲荷被水,嬉游多萃其上,信为胜处也。其水南入小沟,下注滱水,自上历下,通禅唐川之兼称焉。应劭《地理民风记》曰: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今于此城取中人乡,则四十也。唐水在西北入滱,与应合适。又言尧山者在南,则无山以拟之,为非也。阚骃《十三州志》曰:中山治卢奴,唐县故城在国北七十五里。骃所说此则非也。《史记》曰:帝喾氏没,帝尧氏作,始封于唐。望都县在南,今此城南对卢奴故城,自外无城以应之。考古知今,事义全违。俗名誉都故城,则八十许里,此城距中山城则七十里,验途推邑,宜为唐城。城北去尧山五里,与七十五里之说符合,但是俗谓之都山,便是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皇甫谧曰: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绝孤峙,虎牙桀立。山南有尧庙,是即尧所登之山者也。《地理志》曰:尧山在南。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