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第41章 谷水(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非曹爽,庸匠亦难复制。此桓氏有言:曹子丹先此豚犊,信矣。渠左是魏、晋故庙地,今悉民居,无复遗墉也。渠水又西历庙社之间,南注南渠。庙色各以物色辨方。《周礼》:庙及路寝皆如明堂,而有燕寝焉。惟祧庙则无。后代通为一庙,列正室于下,无复燕寝之制。《礼》:天子建国,左庙右社,以石为主,祭则希冕。今多王公摄事,王者不亲拜焉。咸宁元年,洛阳大风,帝社树折,青气属天,元王东渡,魏社代昌矣。渠水自铜驼街东,迳司马门南。魏明帝始筑阙,崩,压杀数百人,遂不复筑。故无阙。门南屏中旧有置铜翁仲处,金狄既沦,故处亦褫,惟坏石存焉。自此南直宣阳门,经纬通达,皆列驰道,来往之禁,一同两汉。曹子建尝行御街,犯门禁,以此见薄。渠水又东,迳杜元凯所谓翟泉北,今无水。坎主九丈六尺,深二丈馀,似是人功,而不类于泉陂,是验非之一证也。

谷水又迳灵台北,望云物也。汉光武所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尝宴于此台,得鼮鼠于台上。亦谏议大夫第五子陵之所居,伦少子也,以清正称。

谷水又东,迳宣阳门南,故小苑门也。皇都迁洛,移置于此,对阊阖门,南直洛水浮桁。故《东京赋》曰: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者也。夫洛阳考当中土,卜惟洛食,实为神都也。门左即洛阳池处也,池东,旧平城门地点矣。今塞,北对洛阳南宫,故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洛阳诸宫名》曰:南宫有謻台,临照台。《东京赋》曰;其南则有謻门曲榭,邪阻城洫。《注》云:謻门,冰室门也;阻,依也;洫,城下池也;皆愚笨邪行,依城池为道。故《说文》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矣。謻门即宣阳门也,门内有宣阳水室。《周礼》有冰人。日在北陆而藏之,西陆,朝觌而出之。水室旧在宣阳门内,故得是名,门既堵塞,冰室又罢。

案礼:王有五门,谓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路门一曰毕门,亦曰虎门也。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

按陆机《洛阳记》、刘澄之《永初记》言,城之四周,有阳渠,周公制之也。昔周迁殷民於洛邑,城隍逼狭,卑陋之所耳。晋故城成周以居敬王,秦又广之,以封不韦,以是推之,非专周公可知矣。亦谓之九曲渎。《河南十二县境簿》云:九曲渎在河南巩县西,西至洛阳。又按傅畅《晋书》云:都水使者陈狼凿运渠,从洛口入,注九曲,至东阳门。是以阮嗣宗《咏怀诗》所谓朝出上东门,眺望首阳基,又言遥遥九曲间,裴徊欲何之者也。阳渠水南暨阊阖门,汉之上西门者也。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