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第46章 渭水下(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泬水又北流注渭,亦谓是水为潏水也。故吕忱曰:潏水出杜陵县。《汉书音义》曰:潏,水声,而非水也。亦曰高都水。前汉之末,王氏五侯大治池宅,引高都水入长安城,故百姓歌之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竟连五杜,土山渐台,像西白虎。便是水也。

凡此诸门,皆通逵九达,三途敞开,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出右入,为来往之径。行者起落,有高低之别。汉成帝之为太子,元帝尝急召之。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方乃得度。上怪迟,问其故,以状对。上悦乃著令,令太子得绝驰道也。渭水东合昆明故渠,渠上承昆明池东口,东迳河池陂北,亦曰女观陂。又东合泬水,亦曰漕渠。又东迳长安县南,东迳明堂南,旧引水为辟雍处,在鼎路门东南七里。其制上圆下方,九宫十二堂,四响五室。堂北三百步,有灵台,是汉平帝元始四年立。渠南有汉故圜丘,成帝建始二年罢雍五畤。始祀皇每上帝于长安南郊。应劭曰:天郊在长安南,即此也。故渠之北有白亭、博望苑,汉武帝为太子立,使通高朋,从所好也。太子巫蛊事发,斫杜门东出。史良娣死,葬于苑北,宣帝觉得戾园,以倡优千人乐思后园庙,故亦曰千乡。故渠又东而北屈,迳青门外,与泬水枝渠会。渠上承泬水于章门西。飞渠引水入城。东为仓池,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汉兵起,王莽死于此台。又东迳未央宫北。

渭水又东与泬水枝津合。水上承泬水,东北流迳邓艾祠南,又东分为二水。

又一说,交龙捧举而机不发。但言,今不知其故处矣。

一水东入清闲园,注藕池。池中有台观,莲荷被浦,秀实可玩。其一水,北流注于渭。

又东太长安县北。

正月亭,民曰京都,其郭门亦曰东京都,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腐败门,一曰凯门,王莽改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改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谓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南出东头第一门,本名覆盎门,王莽改名永清门,长茂亭。其南有下杜城,应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第二门本名安门,亦曰鼎路门,王莽改名光礼门,显乐亭。

北对武库。第三门本名平门,王莽改名信平门,诚正亭。一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西出南头第一门,本名章门,王莽改名万秋门,意年亭,亦曰光彩门也,又曰便门。第二门本名直门,王莽改名直道门、端路亭,故龙楼门也。张晏曰:门楼有铜龙。《三辅黄图》曰:长安西出第二门即此门也。第三门本名西城门,亦曰雍门,王莽改名章义门、著谊亭。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门,又曰光门。亦曰突门。北出西头第一门,本名横门,王莽改名霸京都、左幽亭。如淳曰:横音光,故曰光门。其外郭有京都,有棘门。徐广曰:棘门在渭北。孟康曰:在长安北,秦时宫门也。如淳曰:《三辅黄图》曰棘门,在横门外。按《汉书》,徐厉军于此,备匈奴。又有通门、亥门也。第二门,本名洛门,又曰朝门,王莽改名建子门、广世亭,一曰高门。苏林曰:高门,长安城北门也。一曰厨门,其内有长安厨官在东,故名曰厨门也。如淳曰:今名广门也。第三门本名杜门,亦曰利城门,王莽改名进和门、临水亭,其外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