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第52章 汝水(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汝水又东南流,迳郾县故城北,故魏下邑也。《史记》,楚昭阳伐魏,取郾,是也。汝水又东,得醴水口,水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郭景纯觉得南岳,非也。马融《广城颂》曰:面据衡阴,指谓是山,在雉县界,故世谓之雉衡山。依《山海经》,不言有水。然醴水东流,历唐山下,即高凤所隐之山也。醴水又东南,与皋水合,水发皋山。郭景纯言,或作章山,东流注于醴水。醴水又东南,迳唐城北。南入城,而西流出城。城盖因山以即称矣。醴水又屈而东南流,迳叶县故城北,《春秋·成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

建武三十年,世祖封铫统为侯国。本汝南郡治。昔费长房为市吏,见王壶公,悬壶郡市,长房从之,因此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骨谢怀灵,无会而返。虽能役使鬼神,而终同物化。城南里馀有神庙,世谓之张明府祠,水旱之不节,则祷之。庙前有《圭碑》,笔墨紊碎,不成复寻。《碑》侧有小石函。按《桂阳先贤画赞》,临武张熹,字季智,为平与令。时天大旱,熹躬祷雩,未获嘉应,乃积柴自焚。主簿侯崇,小史张化,从熹焚焉。火既燎,天灵感到,即澍雨。此熹自焚处也。澺水又东南,左迤为葛陂。陂方数十里。水物含灵,多所苞育,昔费长房投杖于陂而龙变地点也,又劾东海君因而陂矢。陂水东出为鮦水,俗谓之三丈陂,亦曰三严水。水迳鮦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鮦水之阳。汉明帝永平中,封卫尉阴兴子庆为侯国也。县有葛陵城,建武十五年,更封安成侯铫丹为侯国。城之东北,有楚武王冢,民谓之楚王琴,城北祝社里下,土中得公鼎,曰楚武王,是知武王<土遂>也。鮦陂东注为富水,水积之处,谓之陂塘,津渠交络,枝布川隰矣。澺水自葛陂东南,迳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水。又东南迳下桑里,左迤为横塘陂,又东为北青陂者也。汝水又东南,迳壶邱城北,故陈地。

《春秋左传·文公九年》,楚侵陈,克壶邱,以其服于晋,是也。汝水又东,与青陂合,水上承慎水于慎阳县之上慎陂,左沟北注马城陂,陂西有黄邱亭。陂水又东,迳新息亭北,又东为绸陂。陂水又东,迳新息县,结为墙陂。陂水又东,迳遂乡东南,而为壁陂。又东为青陂,陂东对大吕亭。《春秋别传》曰:当作周时,南有荆蛮、申、吕,姜姓矣,蔡平侯始封也。西南有小吕亭,故此称大也。

汝水迳奇頟城西,东南流,其城衿带两水,侧背双流。

今城在新蔡故城西北,城北半沦水。

所谓汝口,侧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会也。

汝水又东,迳栎亭北。《春秋》之棘栎也。杜预曰:汝阴新蔡县东北有栎亭。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