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第78章 漻水(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北迳五门亭西,西北流迳安丰县故城西,《晋书隧道记》:安丰郡之属县也,俗名之曰安城矣。

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

淠水又西北迳马亭城西,又西北迳六安县故城西,县故皋陶国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楚人谓冢为琴矣。

县即其称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丧,围灊是也。《地理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

晋改成蕲阳县,县徙江州,置大阳戍,从齐昌郡移治于此也。

肥水自荻丘,北迳成德县故城西,王莽更之曰平阿也。又北迳芍陂东,又北迳死虎塘东,芍陂渎上承井门,与芍陂更相通注,故《经》言入芍陂矣。

谓之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水,黎浆水东迳黎浆亭南。文钦之叛,吴军北入,诸葛绪拒之于黎浆,即此水也。东注肥水,谓之黎浆水口。

肥水自黎浆北迳寿春县故城东为长濑津,津侧有谢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陆舟车,是焉萃止。又西北右合东溪,溪水引渎北出,西南流迳导公寺西。寺侧因溪,建刹五层,屋宇间敞,崇虚嶕尧也。又西南流注于肥。

肥水又西迳东台下,台即寿春外郭,东北隅阿之榭也。东侧有一湖,三春九夏,红荷覆水,引渎城隍,水积成潭,谓之东台湖,亦肥南播也。

世谓之史水。决水又西北,注水注之,其水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即淮水也。许慎曰:出雩娄县。俗谓之浍水。褚先生所谓神龟出于江、灌之间,嘉林当中,盖谓此水也。注水东北迳蓼县故城西,而北注决水,故《地理志》曰:决水北至蓼入准,注水亦至蓼入决。《春秋·宣公八年》冬,楚公子灭舒蓼。臧文仲闻之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逮,民之无援,哀哉!

南过其县西。

施水

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车所屈,次于决水,访其民宰,与古名全违。脉水寻经,方知决口。盖灌、浍声相伦,风俗害真耳。

南过安陆入于涢。

蕲水南对蕲阳州入于大江,谓之蕲口。洲上有蕲阳县徙。

灊者,山、水名也。《开山图》灊山环绕大山为霍山。郭景纯曰:灊水出焉。

又北过安丰县东。

东北过六县东,淠水东北,右会蹹鼓川水,水出东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渒水。

汉高帝元年,别为衡山国,五年属淮南,文帝十六年,复为衡山国,武帝元狩二年,别为六安国,王莽之安风也,《汉书》所谓以舒屠六。晋太康三年庐江郡治。淠水又西北,分为二水,芍陂出焉。

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

泄水自濡溪迳安风县,北流注于淠亦谓之濡口。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