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_第二十八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妙舞蹁跹。

那名师爷赶紧答复:“村夫皆在歌颂他写的一首新词,使君请看……小舟今后逝,江海寄余生。”

黄州东门,一座烧毁的旧校场圈起了十亩多地。院墙很矮,远远能够瞥见,山坡上一个年青人牵着一头牛,在田里劳作――这就是黄州东门东坡校场,“东坡先生”因为这座山坡而得名。

苏东坡果断不肯信赖――聪明如他,竟然不能按图所示酿出美酒,以是他尝了第二坛酒,而后确信:他酿的不是酒,是泔水……

“离人”是赵兴的字,因为屈原著《离骚》,以是“离人”,“骚人”也有墨客的含义。

昏眼犹能细心看――说得就是徐知州现在的模样。可惜赵兴不善作词,他描画不出如许活泼的场面。

这幅景象苏轼曾记录过,当时,徐君猷知州与苏轼宴饮时,小妾胜之也曾奉令起舞,苏轼如此写道:“双鬟绿坠。

趁着醉意,徐知州扣问:“离人,这酒是你自酿?……哈哈,这倒使我想起另一个聪明人,他也曾想照书籍自酿……哈哈,你猜他酿出的酒甚么味――像泔水……呼呼哈哈!”

徐知州念完这句,神情已有点慌乱。那师爷弥补:“传言,那罪官写完此诗,在江边挂上衣冠,仰天大笑三声,乘一叶小舟,消逝在烟波浩渺中。”

第二十八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上)

掌上身轻意态妍。

这会儿,徐知州的猎奇心更强了――前奏已如此不凡,后四瓶酒会是如何的出色?他火急的催促:“再来!”

苏东坡是制举状元,换当代的话说就是杂学状元。坡底这间土屋修的很有特性:根根竹节打通联成竹管,从江中引来江水,注入屋后一个大蓄水池中。堂下台阶外有一小桥,高出一小沟而过,若非下雨,沟内常干枯。

此次,徐知州明白过来:本来,这名叫赵兴的生员带来的酒口味较重,每品一种新的酒,需求用茶水撤除口中余味。又因为要持续喝酒,这口茶咽到肚里会让肚子发胀,以是必须吐到一边。

舞姬到了,醉意感染的徐知州大声号召侍妾,合座奏响了丝竹,小妾胜之趁醉起舞,曲穷之时,她咯咯笑着,力困地倚着徐知州直喘气,嘴里喷出浓浓的橘香,手中不闲地揉搓着61岁的白叟。而白叟那张橘皮老脸则幸运的像花儿开了。

胆怯之下,他只好依样学样。

酒喝多了,脑袋发木,别说给酒提名了,徐知州现在连北都找不见。他口齿不清地唱着词,至于那位名叫胜之的小侍妾,则干脆毫不见外的贴到了赵兴身上,端着橘酒自斟自饮,时而娇笑地低声问话。

土屋之东,有高柳树一株,为苏轼贬谪当年所手植。再往东,有一小水井,中有冷泉,颇清冽,是墨客当年取水处罢了。往东的低处,有稻田、麦田,山坡上有桑林菜圃,为一片长地,另有一片大果园――这片农场统共占地约十亩。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