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_【资料:菩提祖师】(不用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准提道人vs菩提祖师我们再来看看两部作品对别的二人的评价如何: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文殊广法天尊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顿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那边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本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概说出,便知端的: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千万慈。空寂天然随窜改,真如赋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寂静体,历劫明心大法师。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b.菩提祖师初次表态,见《西纪行》第一回: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公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千万慈。空寂天然随窜改,真如赋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寂静体,历劫明心大法师。《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通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玄门非常体味。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梵学文明天然更是了如指掌。《西纪行》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玄门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各种迹象表白,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厥后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改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五.答案发表按照以上二文、四诗的批评,我们能够得出结论。那就是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厥后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兼并。菩提祖师也今后隐居山林,将高山定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今后自主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住民,没人晓得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晓得本身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另有神仙存在。如来曾如许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大家固寿”(见《西纪行》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减色于如来。乃至能够避开如来的法眼。

3.菩提修为不差如来

祖师,《西纪行》中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窜改和长生不老的法门,但菩提祖师预知孙悟空必然会惹出是非,故要求孙悟空保密,毫不能提起师门状况,曾习道的旧事。根基上,菩提祖师被描述为一个既精通玄门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浩繁,教养遍及。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养。菩提祖师不但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体例给泛博的公众,故深得一方尊敬。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