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秀_边城(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好久,已近傍晚。主家人端着些许饭食,走上前来,唤着“行苦小徒弟,先进些米饭吧。”行苦听闻,本想回绝,怎奈话未出口,腹中却不争气,咕咕作响,却令主家人听到,便只得起家作揖,报答主家。实是饿过了头,行苦吃相不免有些丢脸,一顿风卷残云以后,行苦再次报答主家,便再次做回蒲团之上,声声地藏经从口而出。

灵位前行苦还是盘膝挺挺而坐,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捻着念珠,嘴中喃喃念着地藏经,晚灯晃晃照在脸上,神采凝重。俄然,只听门外咚咚拍门声不竭响起,越敲越重。不久以后,衣冠不整的主家缓缓拉开大门,探出半个头往外望去,只见银甲红衣,倒是驻扎此处不远的宛秀军,因而将门拉开,看着那兵头。只见兵头拱拱手说道:“白叟家打搅了,实非得以,将军令我等将城中百姓聚在照月台,似有大事产生,我等即往下户人家,白叟家可即去。”

行苦正欲回绝,便又听到主家人说道:“小徒弟,不必介怀,此些粮并非宛秀予我等抚恤,实乃宛秀军体恤我等百姓,听闻前些光阴,宛秀将士知我等城中百姓已无存粮,故袭吐蕃粮仓,赠我等,小徒弟放心拿上把。”

只听滋的一声,门渐渐翻开,小和尚见门开,眉角上挑、眼尾上翘,笑的更加高兴了起来,见门开即道:“阿弥陀佛,主家,可否化与小僧一些斋饭,小僧自少林出游,未曾想下山些许光阴,听闻安节度使起兵,故此小僧只得沿路走到洮阳,几日未曾进食,望主家舍些斋饭便可。”

但见小沙弥年约十八九,身着素僧袍,脸如雕镂,五官清楚有棱有角,一双剑眉下却生的一对颀长的桃花眼,高挑的鼻梁,厚薄适中的嘴唇始终带着浅笑。

未经思考便脱口问道:“主家想来也是富朱紫家,何故家粮未几?”语落,便暗悔多言,犯了口业,说道:“阿弥佗佛,主家切莫曲解,小僧只觉不解,见主家实乃富朱紫家,却并无半分炊饰,是以心中猎奇,并无他意,削发人亦以慈悲为怀,莫说主家人家粮未几矣,即便是不予小僧,小僧亦会帮主家此事”。言毕,又觉很多言,犯了口业,不由暗自脸红起来。

主家说道:“小徒弟自拜别吧,昨夜将军令我等百姓畴昔,奉告我等宛秀军须出发去往长安,将粮食等物赐与我等轻装前行,若驻军一走,吐蕃复来,洮阳本吐蕃之地,我等百姓可无事,似你这等,恐生祸端。”

主家关上门,急步走入正厅中,见行苦还是盘膝蒲团之上,轻声唤道:“小徒弟,城中似有大事产生,我前去看看产生何事,不知小徒弟可需前去。”行苦听闻,即便起家,作揖答道:“阿弥佗佛,主家自去便可,小僧另有些许未曾念完,待毕,可等主家返来。”主家见行苦如此,便拱手分袂,几步走出正厅,快步行在青石阶上消逝在茫茫夜色中。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