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_第十四章 骄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是这个身份,这边并没有给她递请柬。

皇上是不是年龄大了,忘了这一茬,如何给九阿哥选了母族是败落户的董鄂氏?

看着像是小门小户的,哪有半点气度?

比及舒舒将人领走了,郭络罗太太才松了一口气,拉着觉罗氏的手小声抱怨道:“提及来都是笑话,都是被王府那边惯的,实在没个模样,今儿是半路堵的我……要不是说好过来,我都想要立时归去,凡是我有个女人,也不会容她如许废弛郭络罗家的名声……”

没有孩子!

大清宗室,繁衍至今,黄带子两、三百人,除了联婚蒙古,很多宗女嫁入勋旧人家。

看来郭络罗格格“娇纵”的考语不是无稽之谈,不然也不会如许顺心所欲,直接不请自来。

只要清如看出郭络罗格格对舒舒的敌意,不免有了方向。

舒舒的神采更寒,也带了调侃:“人活着,总能瞥见希奇事儿,像郭络罗格格如许不请自来、口无遮拦、见地陋劣的闺秀,我也是头一回见!”

董鄂家多与宗室联婚,舒舒的表姐妹中宗女很多。

这十六分之一的血脉堆叠,这么远了,也影响生养?!

旁人都在走神,还没有发觉,郭络罗格格倒是恼得狠了,面色不善的盯着舒舒。

另有这打扮是不是喧宾夺主了?

觉罗氏出来迎客,发觉到此中蹊跷,却也不好劈面相问,叮咛人传话舒舒出来待客。

真要论起来,实际上清如与珠亮差着辈分,比珠亮矮了一辈,只是八旗婚俗议亲就只看春秋,非论辈分。

八旗就是如此,来交常常的,联络有亲。

嫌弃本身说阿敏一脉是宗室远支?!

与宗室世为姻亲的人家多了,董鄂家文哲公主所留下两个嫡脉,公府也好,伯府也好,不都是如此?

郭父娶太祖曾孙女(嫡母舅安和亲王之女),生郭络罗格格(十六分之三太祖血脉)。

郭络罗格格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带了气愤,指着舒舒呵叱:“我哪句话说的不对?你遮讳饰掩蔽起出身,旁人就不晓得你家秘闻?”

*

郭络罗氏不熟谙清如,听了先容,一个将军府的宗女,只觉得是太子妃的外甥女才会被礼敬,鄙夷舒舒过于奉承:“我家从高祖辈就与皇室联婚,迎娶了显祖公主,曾祖母是太祖公主,祖母是太祖孙女,三代姑表联婚,就是到了伯父这一辈,本应持续姑表联婚,只是安王府没丰年事合适的宗女,才联婚远支宗室,比及我阿玛议亲,就又续上姑表联婚……”

不过因是长媳,觉罗氏也不敢找不熟的人家,都是在姻亲人家里留意,早早盯上这一家。

清如之母瓜尔佳氏是太子妃的胞姐,伯石文柄之女,生母是礼烈亲王的曾孙女,与董鄂家本来就是旧亲。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