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我当家_第七十四章 卫觊建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忸捏!刘墉位卑职低,只能尽此微薄之力。伯觎兄若再无定见,烦劳拟文出来,你我呈报丞相如何?”

刘墉下定决计,拿出笔在纸上画了张草图,又叮咛将木工叫来。那木工是第一次见到这类式样的东西,迷惑地问道:“公子这是何物?”

蔡文姬又喜又疑,从速催促着回府要刘墉将纸拿出来。

“你们为何改名了?”刘墉疑道。

卫觊微一点头,道:“刘将军在河内连推数策,设立专署收置灾黎安宁民气,建立联防保护治安,实施屯田规复活产,卫觊觉得,这是尽快稳定民气,促进生长,抵抗内奸不二之法。下官觉得,关表里也皆可照此实施。只是屯田之策虽好,所费银两却颇多,短时也难见效果,恐生变故。”

“公子客气了,只需为妾身筹办一间静室便可。”

“伯觎兄,请等一等。敢问蔡中郎府上可安好?”

刘墉刚舒口长气,却听蔡文姬问道:“公子可知奴家故居还在否?”

蔡文姬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这纸虽好却极易被虫蛀,不耐保存,还是用竹简最好。”

“公子要如何点窜?”

刘墉笑道:“蜜斯所虑若放在以往确有事理,不过刘墉的纸却颇不普通,即便放上百年也无需担忧。”

刘墉展开竹简,逐条细看。固然刘墉在高中、大学时也学过白话文,在富义也假模假样的读过几天,可真正浏览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只得又向蔡文姬就教。

刘墉悄悄叹了口气,嘴里喃喃念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哭吧,哭出来或许还好受些。”这诗乃客岁曹操所作《蒿里行》中最后四句,实在地再现了汉末耐久的群雄纷争给群众带来的磨难。蔡文姬闻听此诗,更是泪如泉涌。

刘墉也笑道:“我也只晓得这两句。”又问道,“你家蜜斯写书可有甚么困难?”

刘墉深思一会儿方道:“刘墉不善文章,建议这奏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关中关外现在的近况;二是建议推行的办法;三是百姓的期盼;四是实施这些办法的好处以及不推行的结果。伯觎兄觉得如何?”

刘墉柔声安抚道:“事已至此,蜜斯切莫过于哀思。”又劝道:“听闻蜜斯博闻强记,一目十行,不如将记得的书默写出来,也能挽回一些丧失,弥补一些缺憾。”

看着那白净、坚固而丰富的纸,蔡文姬欣喜不已,却仍有些思疑隧道:“这纸虽大不不异,不过真的能够防蛀?”

刘墉听后,点点头道:“卫伯觎好文采啊!只是烦劳蜜斯,为刘墉改上一改?”

刘墉深有同感。汉朝人席地而坐,实在和跪差未几,大半个身子的重量全压在膝盖和腿上,不一会儿便会腰酸背痛,何况还是伏案写上几个时候。刘墉点点头,沉吟道:“是该想个别例。我晓得了,你们先去吧。”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