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诚信与危机(财经郎眼06)_第17章 达芬奇的哭泣(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郎咸平:大学另有规定说要几篇论文才气评甚么职称,你看那些传授都成了体力劳动。

郎咸平:但是利润特低。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题目,如许下去,我们就永久没有把持订价权,到最后就是方才王牧笛讲的,走到制造业的最低端,仅仅成了一种本钱的合作。王福重:以是,恰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达芬奇想出来这一招,我光在这个最低端不可,我得整点高端的。王牧笛:光抄袭不可。达芬奇只是替郭美美扛了黑锅,被《每日质量陈述》曝出来了。实在之前有达芬奇前传,比如说欧典地板,当时也炒得非常热烈,它说本身是德国血缘,厥后发明也不是。另有更早的,乔丹这个品牌,实在它就是福建晋江的一个小鞋厂,在海内注册了乔丹商标,而后赶上乔丹退役,持续了乔丹的余威,以是乔丹是比达芬奇白叟家更早地进入海内的。

郎咸平:这个缔造是很首要的。我们常常说日本是靠抄袭起家的,我们完整搞错了。日本早在1957年就有《出口商品查抄法》,此中有一条就是“包管海内产品不是西方同类产品的完整复制”,就是说它要求创新,对于抄袭不吝打击。比如说日本的尼康,它在1957年的主力单倒映相机是SP3,看起来很像德国莱卡的N3,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广大的程度察看窗,能更好地满足经历丰富的专业拍照师对高科技的寻求,这就是创新。但像这类创新,我们海内都没有的。王福重:我们的创新是如许的,有一个饮料叫红牛的,另有一个饮料叫红午,中午的“午”,阛阓就把它们放在一块儿了。我们都是这模样的“创新”,这是一种棍骗。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