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我怕谁_10、父子上阵借条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爹,这笔好紧,如何抽不脱的。”胡天健心想,这钢笔不但大,并且卡的这么紧,还健壮。

“不可不可,健儿,这句不可――”胡为强打断胡天健的话。

“另有甚么?”胡天健问。

反动的还礼

哇?朱德总司令也要写万岁?

“爹你说的对,我就遵循你的写。”胡天健没有想到胡为强这么一说,事理貌似无懈可击,“我说一句,写一句,有甚么题目,爹你就说。”

“也不要这么写吧?”胡天健想了想说,“比如说,我们称呼毛主席偶然候叫巨大的魁首毛泽东主席,也不把毛主席的名字说出来?”

“不是抽的,是扭的,有螺丝的。”胡为强解释说。

“嗯,写的好,就这么写。”胡为强表示赞成。

胡天健接过钢笔,才瞥见钢笔上有罗纹。本来是上丝的。

“呵,四百斤?”胡为强一念,仿佛已经有四百斤大米运进了本身的粮仓,浅笑了。随后,说:“四百斤大米,不不,还是写一担谷子。一担谷子能够碾米六十多斤,就了不起了。实在,我只这么写,实际上能借到三十斤大米就算不错了。”

巨大的社会主义万岁!

“嗯,对,健儿,你说的对。我也有这个设法,只是不晓得如何说。还是读书好,有文明,说话入耳。就遵循这么写。”

哇,这么多的学问!胡天健连连点头,表示服从父亲的教诲。

“此致

内心想,期间分歧,钢笔天然是分歧的,就像卡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一样,第一架飞机当代人看来还不是当古玩?

胡为强想了想,笑说:“嗯,好,这个词语用的好,还是读书有效。就用这个燃眉之急。”

借粮人胡为强”胡天健说完最后的句子。

“两百公斤是多少?那么一点,够吃一餐的吗?”

“这成吗?健儿,如何写些与借粮无关的话?”胡为强迷惑地问。

“为了更好地扶植社会主义,以更加饱满的热忱投身扶植社会主义的巨大奇迹中,恳请村党支部、罗书记借两百公斤大米给我家,让我们明天有饭吃。”

“如何不可?”

“健儿,你不懂。高抬贵手如何说是低三下四的?这是起码的规矩。人家是干部,我们是百姓,说话必定要尊敬点。说是说划一,还没有平比及没有高低辨别。在我们家里,还讲究长幼有序,固然我们都是党和社会主义的人,但是,国度中职位凹凸还是存在的。再说,我们是求公家借粮食,求社会主义的村里借粮食,如何能说不是求人家?畴昔就社会要到地主家去借粮食,更是要低三下四,还的时候要多还。现在,我们群众大众当家作主,总不会要多还吧?说写规矩的话是最起码的规矩。”

“燃眉之急是个成语,燃,就是烧的意义,”胡天健解释说,“眉,就是眉毛。火就要烧到眉毛了,申明事情很火急。我们家粮食吃完了,就要饿肚子了,不是很火急么?”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