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_第八十一章 练兵开始(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有闻鼓进步鸣金后撤,旗号在哪则军队当即相随,鸣笛则要开仗。再比如如有军士逃窜地则全部小旗全数连坐,一半送监一半保拿,革去月粮。一年不获,本旗地小旗长从重捆打等等。

何为军规?在杨峰看来,所谓的军规就是由军队的统帅者制定的一套标准制约军队各级军官和兵士的一套规定了。

再比如如有两名军士互殴,非论曲直捆了就打,然后查其所由加治。如果军士与别个百户的军官对打,非论曲直先将军士捆了再治其个卑者不守本分之罪,然后另论曲直。如果同个百户中,军士们与上官对打,或是小旗、总旗与百户对打,非论曲直以殴父母论,交行军法处置。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就明白的夸大要从严治军,提出了创建虎帐、选兵、练兵的三部曲,并制定了清算军队的六条办法:“一曰首正名分,使批示千百户旗军丁舍,秩然有序,而卫所之号令,必行于高低;二曰拿治剥军赃官,以苏久困之卒,使士气渐裕;三曰重治刁军刁官,使卫所之官,勇于任事;四曰禁所伍越序公牍,无印白呈,以肃军政;五曰谕以忠义,厚恤战亡,以劝亲上使长之念;六曰清磨户口,均编差役,以养荷戈之力。”

当军规条例编订成册后,世人才发明这些军规条例竟然多到能够编成一本小册子。制定出了这么多的军规条例,不要说浅显的军士们,就连杨峰本身也是看得有些眼晕。为了把这些军规背下来杨峰足足花了五六天时候才把它啃下来,就更别提那些大字不识的军士了。不过熟背军规是军队中需求地领军手腕,在这个期间,如果军士连军规都背不了那这些军规制定出来的又有何意义?

练习很艰苦,即便是那些从小就刻苦的军户和农家出身的后辈每天练习下来也累得不可。

杨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将这些书详细的浏览以后又将千户所的军官们调集了起来,世人商讨了好几天赋制定出了一套军规。

看到军士们一个个背得痛苦的模样,杨峰最后发了狠。规定如有军士不能在规定时候内熟背军法则扣粮饷一个月打十军棍,若在期限内还不能背出来则要扣粮饷半年打二十军棍,第三次如果还背不出来就要肃除出军队,绝对没有情面可讲。

而在《练兵实纪》里也详细的申明应当如何练兵,并将其详细的总结为九点:别离是练伍法第1、练胆气第2、练耳目第3、练手足第4、练营阵第五(场操)、练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

每天,除了抱病告假以外的统统军士都要定时进入教场点卯,如果等鼓声敲完以后还不到者,要严格究查。鼓声停下来后,校场就会被封闭,不准有闲人和军士在校场内闲逛,不然都会被军法处的人抓起来打板子,齐岩这个面冷心更冷的镇抚是不会对任何人部下包涵的。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