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_第二十四章  自带干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波贼号称十余万众,现在又得了处所豪强支撑……”皇甫嵩眉头皱了起来。

后代唐宋期间,盐这类东西,乃至一度达到了“盐利占天下税入过半”;元朝前期,盐税更是占有了天下八成的财务支出。

为何不先进犯更靠南的猗氏、解县?这是因为皇甫嵩以为猗氏和解县南临中条山,进犯需求向南绕行。反而安邑与大阳之间地形比较平整,便于通行。

号角声起,旗号挥动照应,全军就位。

东汉,特别是到了东汉前期,弓弩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正视。

“但我军统共只要九千人马,如果步步为营,每占有一地就留人戍守,到最后便会无兵可用。”皇甫嵩道。

“主公,此计可行。”梁衍点头对皇甫嵩道。

皇甫嵩风格妥当,不愧是多年老将。

“呜——”

因而作战打算就如许定了下来。

军伍当中,乃至有一大半的练习、章程,都是针对弓弩的。

一方面,由王邑潜入解县,联络豪强柳氏。

“白波贼之以是势大,一是他们胜则簇拥而进,败则退入太行、王屋,剿之不断;二来又得了本地豪强之助,占有了天时人和。我们若想战而胜之,还需采取一样战略。”王邑道。

这个期间几近每郡每县都有豪强,所谓豪强,也就是后代所称的地主,但也不完整一样。现在的豪强,普通都有强大的宗族,构造力远超唐朝今后的地主,同时具有地盘、财产,把持着处所实际节制权。任何统治者想要在处所上站稳脚根,要不就得想体例断根本地豪强,要不就要获得豪强的支撑。

背负特制箭筒,内里插着小旗的传令兵——此时多称为“负羽”——在皇甫嵩的中军纛旗下堆积成列,等候通报号令。

固然此时食盐还是民营,但朝廷仅仅收取的盐税也是一笔庞大的资金——前提是能收得上来。

需求担忧的,是漫衍在安邑周边各县的白波军十几万人马,另有与他们勾搭的那些处所豪强。

此前他的撤退,就是怕被孤军困在安邑,以是退守到了轻易获得补给的大阳。

另一方面,平寇军加上徐荣部人马,绕过中条山打击安邑,进入河东最繁华的临汾盆地。

“不消,待器具制好,我们就立即攻城,以防对方其他各部赶来援助。”皇甫嵩道。

“部属有一计,不知可否。”徐荣的部属,军司马王邑站起来拱手道。

“那范先、卫固,固然也称豪强,但也只是解县柳氏手中乞食之犬罢了。只要我们暗中与柳氏联络,若能获得他们的支撑,夺回河东只是小事一桩。”王邑道。

而作为本地地区的传统产盐地解池,又占有紧邻中原的交通之利,其首要性可想而之。

矗立的巢车拉动绳缆,升起吊篮,尖兵到达车顶察看、通报敌情。

在这类环境下,无需接敌的弓弩武器具有极大的上风。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