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有个家_第三十三章:败家一次又何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去都出去了,干吗还跑出去拍门?”周青非常无语的冲着门外喊道。

“没事儿,夫君有的是钱,夫人喜好甚么,咱就买甚么。”

第二:货色必须从本日举高代价一倍,一周内不答应贬价发卖。

初夏拿起镯子戴在了手上,闲逛动手腕儿,道:“夫君好目光,妾身也感觉这翠绿镯子非常都雅。”

“这是十两雪花细丝纹银,不消找了,除了我家夫人喜好的这款翠绿色玉镯,你再给我把这款血红色玉镯包起来,我一并带走。”周青财大气粗,费钱如流水,涓滴不眨眼。

只听周青说道:“甚么如何办?凉拌!你去奉告内里那位客人,他提出的两项要求十足承诺,三天后带着钱过来取货吧!”

他们不玩儿白手套白狼,周家万货行做买卖,能够无厘头,但是必必要遵循该有的端方。

初夏点点头,浅笑着说道:“夫君不但是好丈夫,更是好儿子,妾身真是上辈子积福了,碰到夫君如许的好男人。”

“行了吧,你这套路都用一千多年了,就别口语(口语:扯淡,唠叨的意义)了,快说多少钱吧?”周青不屑的说道。

周青出门没敢多带,随身放了几锭银子在身上,充足明天随便消耗了。

正在想着,却看到初夏摘下了绿镯,道:“太贵了夫君,我们走吧,还是不要买了。”

店掌柜的这番话历经千年,耐久不衰。就连一千多年后的当代,那也是被老板当作口头禅一样放在店里接待客人。

他可真利落,就这么一只绿镯子,真假都没法辨别,一张口就要五贯钱,那但是浅显家庭一两年的经济支出。

不过男人也不是等闲之辈,为了不落人话柄,他向周文提出了两项要求。

当然,有些富户为了存放以及照顾便利,自会用家里的铜钱调换银两用于消耗或者畅通。

以他们现有的人力物力,一周内完成不成题目,但是要三天赶制出来,除非不吃不喝不睡,或许会有一线但愿。

唐朝贞观年间,货币畅通根基就是铜钱,当然也能够以物易物。

店掌柜听到初夏这么说,忙拥戴道:“没错,这位客长真是我们大唐少有的好男人。”

“大哥,如何办啊?”周文有些镇静。

周青说完,便从身上拿出一锭银子,啪的放在了桌子上。

周青和初夏站在窗边,看着不远处的美景,俩人很有兴趣。

比如说两个鸡蛋能够调换一张炊饼,你便能够拿着自家母鸡下的鸡蛋到街上,然后换一张炊饼充饥。

“胡说,甚么关门不关门的,乌鸦嘴。我们周家家大业大,山西首富。别说三天了,就是一天也能做出他要的数量。另有代价,你是猪啊,只不过是举高代价,又不是不让你搭着别的东西卖了,你不会买一赠一,我们库房卫生纸但是造出来了,恰好搭配试销。”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