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战纪_第020章 水巴山大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沛大笑,引颈就戮,毫无惧色。

瞫玉在虎安宫初见若春沛,见他中等身材,体瘦,粗布玄色左衽衣,料子不错,针脚也好,较着有点肥大,因为另有点偏长,看上去有点似楚人的深衣。

消停了几年,又死灰复燃,再剿灭,又复燃,总之,只要天下不承平,就断不了根。水巴山句氏离盗儿窝比来,多次遭袭扰掳掠,是句氏的亲信之患,句氏也多次偷袭过盗儿。

一月以后,若春沛公然亲身领人送了五背篼粗稻给盗头儿。

乌江人平生下来就与背篼结下不解之缘,不但在背篼里度过幼年,长大后背着背篼求糊口。

自此,凡若氏人过水巴山、大溪河口,安然无事。有人将此事传到相善耳中,说若氏部族若春沛与盗来往。

有盗儿欲杀春沛,盗头儿不准。盗儿的二头领对春沛道:“若春沛,大哥向来是最不肯杀人的,你本日才得了性命。”

这年秋,若春沛领人送稻赋至虎安山草原,路过水巴山山口时,被强盗所抢。

巴人上衣衿左掩,称为左衽,他们为何要左衽,没有考据,看模样节流布料不成其为来由,估计又是用心要与所谓中原之风分歧,他们底子不在乎孔夫子称之为“奇装异服”。

同业劝道:“稻子没了,来岁再种,头如果没了,就种不出来了。”

当年春夏,雷雨气候,虎安山上一颗传说是瞫光亲手莳植的古树被雷击折断,世人大惊,仓猝祭奠鬼神。

春沛大声叫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是若氏寨的若春沛!虎安伯的物品,岂可掠取!还不快快还我!免遭灭洞大祸!”

接二连三的祸事以后,终究安静下来。

瞫伯先笑道:“你是想说我像楚庄王一样数年不飞吧?这故事老掉牙了。”

是以,乌江人称下夫役的搬运工为“大背兜(篼)”,是一种公用称呼,也可算是因职业而得名,与明天重庆主城区的“扁担”、“棒棒”一样,均属于“山城棒棒军”的正规军队。

若春沛身材瘦薄,小时学过剑术,技术不精,稍长用心农务,摸索种稻,这对若氏来讲也是件大事,差未几把剑术还给师父了。

光阴缓慢,已是第二年。

同年冬初,虢昌对瞫伯道:“得人者昌。”保举若氏部族若春沛与瞫伯。

“过了数日,一条长蛇来到林中,先见到闹闹鹊,偷偷靠近,正要扑去,俄然,闹闹鹊唱起歌来。那蛇吃了一惊,暗想到:‘它是已发明我了,在给火伴报信呢,且常传闻闹闹鹊不着肉,食之何益?’因而放弃了。

盗头儿对若春沛道:“你是我非常佩服的人,你来劝归王化,本当服从,无法事有起根发毛,虎安山必不会容我。”

最讲究的,是若春沛脚上竟然穿有一双翘头布履,做功非常精美,仿佛是临时借来安上的。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