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归处_第2章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是我千万没有想到,合法我非常对劲的时候,杨密斯的长途电话又来了,并且还是两次。昔者刘先主三顾茅庐,躬请卧龙先生出山,共图霸业。藐予小子,焉敢望卧龙先生项背!三请而仍拒,岂不是太不识相了吗?我痛自怒斥,要下决计当真对待此事了。我拟了一个开端选目。过后本身一看,感觉好笑,选的仍然多是考据的东西。我大抵已经病入膏肓,脑袋瓜变成了花岗岩,已经快到不成救药的程度了。因而决计改弦更张,又得我多年的助手李铮先生之助,终究选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这内里不能说没有触及禅趣,也不能说没有触及人生。但是,把这些文章综合起来看,我本身的印象是一碗京海杂烩。可这类东西为甚么竟然敢拿出来给人看呢?本身“藏拙”不是更好吗?我的答复是:我在任何文章中讲的都是实话,我不讲半句大话。并且我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平生并不是老走阳光大道,独木小桥我也走过很多。是以,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都尝了个够。发为文章,或许对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不无帮忙。这就是我大胆拿出来的启事。倘若读者――不管是老中青年――真正能从我在长达八十多年对糊口的感悟中学到一点无益的东西,那我就非常对劲了。至于杨密斯来信中提到的那一些设法或者要求,我可否满足或者满足到甚么程度,那就只好请杨密斯本身来下判定了。

除了场合以外,满足另有一个分(fèn)的题目。甚么叫分?笼统言之,就是恰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循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把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商定俗成”。我想,冰心白叟之以是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罢了。

但是,冥冥中仿佛应当有这一类的东西,是他或它巧奇策较,不让动植物的赋性光合得逞。

2001年2月21日

禅趣人生

本书的作者池田高文名誉会长,译者卞立强传授,以及本书一开首就提到的常书鸿先生,都是我的朋友。我同他们的友情,有的已经超越了40年,起码也有十几二十年了,都能够算是老朋友了。我尊敬他们,我敬佩他们,我爱好他们,常以此为乐。

是为序。

中国前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当不该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程度上。甚么叫大,甚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啰嗦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展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1996年11月9日

但是人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能够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像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怎能做到这一步呢?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