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归处_第4章 纵浪大化,不忧不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98年8月20日

哲学家们辨(辩白)过没有呢?他们辩(辩论)过没有呢?他们既“辨”又“辩”。但是成果如何呢?成果是让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目炫狼籍,无所适从。我顺手举两其中国畴昔辨和辩的例子。一个是《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安闲,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感觉,惠施还能够答复:“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如许辩论下去,一万年也得不到成果。

但是,比来我俄然大彻大悟,感觉事情恰好相反,真谛是愈辨愈胡涂。

2000年1月30日

吾辈小民,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每天忙着吃、喝、拉、撒、睡,筹划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偶然候不免走点小运,有的是主动争夺来的,有的是时来运转,好运从天上掉下来的。欢畅之余,不过喝上二两二锅头,飘飘然一阵了事。但偶然又不免倒点小霉,“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没有人去争夺不利的。不利今后,也不过内心愁闷几天,对老婆孩子发点小脾气,转眼就畴昔了。

趋附有术,其术多端,而归纳之,则不出三途:吹牛、拍马、做喽啰。借用太史公的三个字而付与以新义,曰牛、马、走。

真谛愈辨愈明吗

在尘凡间,一小我的繁华繁华,有的乃至如昙花一现。一旦得志,则如树倒猢狲散,那些对劲时对你趋附的人,很多会远远分开你,这也罢了。个别人会“反戈一击”,想置你于死地,对新对劲的人趋炎附势。这类人当然是极少极少的,但是他们是人类社会的蛀虫,我们必须高度警戒。

我也举一个非常简朴的究竟。只要你把你最密切的人,你的老伴——或者“小伴”,这是我缔造的一个名词儿,年青的伉俪之谓也——同你本身相遇,一向到“有恋人终成了家属”的颠末回想一下,便当即会同意我的定见。你们能够是一个生在天南,一个生在海北,中间颠末端不晓得多少偶尔的机遇,有的机遇的确是间不容发,稍纵即逝,可毕竟没有错过,你们到底走到一起来了。即便是青梅竹马的干系,也一样有个“机遇”的题目。这类“机遇”是报纸上的词儿,哲学上的术语是“偶尔性”,老百姓嘴里就叫作“缘分”或“运气”。这类环境,谁可否定,又谁能解释呢?没有体例,只好称之为缘分或运气。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汗青上平生中就可贵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测验也。在旧社会科举期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长进,只要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体味到科举的环境。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莫非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