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_第二十七章 江东故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庐陵激变后,适应我的山越诸部建立了管理岭南的办理机构―庐陵郡,共推举庐陵部首级,也就是慕沙的父亲为郡守,旧城部费栈为统军都尉,同时,在诸部默许下,庐陵部正式兼并了本来雷动的西昌部,一跃成为山越诸部中最强的一支。

对于童年时家中产生的变故,我一向不清楚是甚么启事,一样,对于自已的家世,我也只记得自已的姓氏,故籍吴郡,家住在胥门外,岱叔是高家的族长,也是我的发蒙授业恩师,对于小时候的印象,残存在我影象中的也只剩下了伶听教员朗读三字经、千字文的情节了。

慕沙又道:“夫君,还记不记得我先前与你商谈时提的三个前提?”

见着这些老友,使我一下子回想起往昔的光阴,心中一阵悸动,我哽咽着说不出话,亲人分袂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在这乱世之时,能够再聚实在是荣幸的很。

固然要想完整使山越归附,另有冗长的门路要走,但毕竟我现在迈出了第一步,有了庐陵郡这个火线和慕沙公主的坐镇,我才好放心的转过身来,尽力拓展地盘,延揽人才,观四周之变而行事。

带着初定岭南的高兴和一丝遗憾,我归心似箭,回到了豫章城,华歆焦急的站在城门口等我,大抵是怕我一去不归吧。

慕沙勇于叛变部族为我,我怎不打动。

慕沙倒是大风雅方,轻笑道:“我来见见附马,请你奉告我不肯结婚的来由,能够吗?”

我脸上一阵发红,死力压抑住心底的豪情,喘气道:“公主此来,不知有何要事?”

陆逊反问道:“少冲兄,之前熟谙此人吗?”

慕沙这时却轻嗔了我一眼,尽显小后代神态,这是我之前在慕沙身上未看到的。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方才在路上,我总感觉此人在用一种非常并且特别的目光打量着我,这一种眼神陌生却又似曾在那边见过,只是,不管我如何尽力在恍惚的影象里寻觅,也没法找到答案。

童年惨痛的影象瞬时袭上心头,我闭上眼睛,任由泪水从眼眶中落下,这些年来,我早已风俗了不再去想那些陈年的旧事,我也早已放弃了去究查是与非的启事,人的平生中,最莫过于悲的是跌宕起伏,而这一种哀思我却有幸在七岁上便经历了。

我道:“天然记得,大丈夫一言既出,当无忏悔。”

中年人长叹道:“那十余年前产生的事,宠儿可还记得。”

正在我张望之时,前面人群中一骑飞出,向我奔来,顿时一人,身形苗条,英姿矗立,年纪甚轻,恰是陆逊。

另有小陆绩,是不是还是阿谁怀揣桔橘的敬爱模样?

近了,前面灰尘飞扬,一行车马正迎着我而来,旗幡之上有“太史”两个字,我晓得那是太史慈伴随护送的士卒。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