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卷_第十章 京酒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念至此,墨客弹了弹前襟,自嘲一笑。

身为卖字的人,当然不会对这类事情有甚么推让,更何况吃人家的嘴短,墨客一改方才的孤傲态度,起家走了过来。

直到听到耳边一声清咳,楚风才惊了一下,回过神来。

墨客身上穿戴粗布的藏青左衽葛衫,腰间系着一条玄色无斑纹的平常带子,这时候皱眉坐在那边,面有菜色。

楚风笑着解释:“不受嗟来之食,这是文人风骨呢。”

一块以后便忍不住又吃了第二块,墨客一面吃茶一面吃点心,固然斯文却带了些风卷残云之势,未几时便将面前的点心吃完了一半。

老张是贫苦人家出身的人,夙来俭仆,这些茶水滴心,他平时都感觉贵重,不肯等闲吃的。只是文端先生生性萧洒,不已阿堵物为念,下了号令让他将茶点随便接待,老张固然心疼,却也不能不听号令。

只是,朝廷是朝廷,官方是官方。“明月几时有”是统统百姓都耳熟能详的词句,苏轼的书帖天然也是需求被收藏的范围。

楚风赏识了多时,只感觉心漫笔动,交来回回四五次,竟几近不能自拔。

楚风少年时学画,常常是画着画着就忘了时候,偶尔早上起来作画,再一抬眼已经到了日暮时分,这也是常有的事情。没有亲人在身边提点、照拂,他天然也就健忘了用饭,以是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情,只不过并不是因为贫困得志罢了。

苏轼糊口的年代间隔宣和很近,但风趣的是,苏轼的书法作品并没有被《宣和书谱》收录。

初春的凌晨,日影初生,斜斜的从窗棂中洒落出去,在地上构成深深浅浅的一片。

没有收录并不料味着不好,而是因为苏轼暮年被卷入乌台诗案、政党纷争,即便到了现在的宣和年间,朝廷对于苏轼的评价也是有些难堪的,因而只好避之不提、讳莫如深。

――

以是,楚风是晓得挨饿的滋味的。每次饿的要命,飞奔出去买吃食之前,楚风都会灌一肚子水,然后勒紧裤腰带再解缆。

楚风明白对方这等文人好面子的心机,这时候心机细致的起了身,对墨客笑道:“兄台请稍待,我俄然想起一件事来要叮咛。”

楚风曾经临习过《寒食帖》,寒食帖全诗难过苦楚、冷雨凄寒,虽说写着“也拟哭穷途,死灰吹不起”的句子,却仍在骨子里暗含着东坡式的萧洒与旷达。书帖的笔法也如同苏东坡的脾气普通,起伏跌宕、气势旷达,一点一勾暗含雄浑之力,娓娓道来,不急不缓,浑然天成。

因为是手札的干系,纸张上的字并未几,只写着:京酒一壶奉上,孟坚近晚,必更佳。轼上道源兄,十四日。

只看那是一张深黄色的纸张,边角处已有些残破,幸亏完整展开后并没有影响到笔迹本身。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