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_第八十七章 兄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贺袀的夸奖之意,毕露无疑。

这位鞑靼太子的亲娘,是柔嘉公主。

老可汗思来想去,决意将可汗之位传给胞弟卜赤。卜赤和老可汗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是老可汗最忠厚的左膀右臂。

一锅热粥,一盆馒头,数道菜肴。被兄弟两个一扫而空。

十五岁的寿宁公主元乔,是裴皇后嫡出。十四岁的康宁公主,是宫中的顾贤妃所出。寿宁公主聪明貌美,颇得皇上爱好。康宁公主和顺和顺,顾贤妃不得圣宠,这对母女在宫中几近没甚么存在感。

平国公既愤怒又无可何如。贺祈亲娘早早死了,在祖母身边长大。太夫人要护着孙子,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再有温软驯良的二婶娘娇纵着,贺祈可不就成了横行无忌的纨绔?!

平国公眸光一闪,淡淡道:“和亲之事,自有皇上圣心定夺,无需你我操心。鞑靼野心勃勃,频频进犯边关,是我大楚朝的亲信之患。”

……

也是以,贺祈的婚事不得失慎重。

贺凇只得张口安慰肝火冲冲的兄长:“大哥息怒。三郎的婚事,你这个父亲,岂能袖手不管。”

这倒也是。

在老可汗的病榻前,卜赤立下毒誓,待侄儿成年后,就让出可汗之位。

平国公目中闪过一丝庞大的情感:“但愿如此。”

老可汗子嗣不旺,其他三位阏氏所生的皆是女儿。另几个儿子的生母身份过分寒微。癿加思兰自幼聪明,颇得老可汗欢心。八岁那年,就被立为太子。

贺凇听得发笑不已,看兄长一脸愁闷,也不忍心再多劝了。

宣和帝如有和亲之意,会令谁远嫁?

贺袀幼年有为,颇得皇上喜爱,又有大皇子撑腰。对贺祈岂能心折口服?

“大楚总兵力约有三十万,边军就占了三分之一。每年为了养十万边军,衣食兵器战马辎重各种,加起来就用去四成税赋。我们贺家世代为将,镇守边关。我们在,则边关无忧。若边关有失,你我只得以命就义。”

兄弟两个相对无言。

公主远嫁和亲,在大楚朝并不鲜见。边关长年兵戈,每年不知要死多少军汉,还要耗损大量的赋税。为了征丁养军,大楚朝国库年年空虚。

鞑靼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以强者为尊。一个九岁的孩童,明显没法担起可汗的重担。

如果贺祈率性混闹下去,便是请封了世子,也一定能服众。

这一层隐忧,便是亲如兄弟,也不能诉之于口。

柔嘉公主亲身写了国书,为鞑靼太子求娶大楚公主。

提起宗子,贺凇目中有了笑意,口中却道:“二郎年长几岁,三郎还小。待娶妻生子后,性子沉稳下来,定会有出息。”

柔嘉公主是宣和帝的mm,二十年前和亲远嫁给了鞑靼可汗,做了大阏氏,三年后生下一子,取名癿加思兰。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