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灸,令香熟,平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周公《尔雅》:“槚,苦茶。”《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红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余茶苏罢了。”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义。”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孺子方》:“疗小儿无端惊蹶,以葱须煮服之。”(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宋江氏家传》:“江统字应迁,愍怀太子洗马,常上疏谏云:‘今西园卖醯面蓝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清楚云:‘向问饮为热为冷?’”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边有以困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突破其器具。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本草.木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传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卯茗莱罢了。”
鲍昭妹令晖著《香茗赋》。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罢了。”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令媛,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庇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