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_第九章田镇大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承平军在与官军的作战中,堆集了一套建营寨的胜利经历。半壁山下,共扎六座营盘:大营一座,小营五座。营盘四周挖一条深一丈多、宽三四丈的沟,将离半壁山五里远的网湖水引来灌满。沟内直立炮台十座,再用木栅围住。沟外密钉五丈宽的一排排竹签、木桩。林绍璋在富池镇扎了四座营盘,其安插大抵和半壁山营寨相仿。半壁山顶,架起一座望台,一天到晚有兵士在上面瞭望,对岸田家镇和下流富池镇,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山上打出的信号旗。江面上,周国虞批示的战船堆积了三百多号,每天在南北两岸穿越巡查,严阵以待。北岸也是营寨相连,炮台相接。田家镇摆开了一个大疆场,杀气腾腾地筹办一场恶战。

田家镇是一个有五千人丁的大集镇,因为水陆交通便当,自古以来便是长江北岸上的一个繁华贩子。与之隔江相对的半壁山,孤峰矗立,雄峙在大江南岸。山底下是一条通往江西瑞昌的大道。发源于幕阜山,流经通山、兴国州的富水从半壁山南麓注入长江。入口处也有一个市镇,名叫富池镇,人丁虽未几,却也热烈。往下走三十里,便是武穴。客岁正月,东王杨秀清在这里大败陆建瀛的防军,威震千里长江。秦日纲和石祥祯来到这里,检察了两岸阵势,甚为对劲。秦日纲、石祥祯率两万人马驻田家镇,韦俊、罗纲领、周国虞等带两万人守半壁山。

一 周国虞横架六根铁锁,将田家镇江面紧舒展住当武昌城被湘军攻破时,承平天国国宗石祥祯、韦俊和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殿左一批示罗纲领、殿左七批示周国虞等带领所部连夜向长江下流方向奔去。第二天下午,在樊口一带碰到检点陈成全带领的救济先头军队。陈成全奉告石祥祯等人,翼王在九江,燕王秦日纲带领救兵目前正在蕲州。大师商讨了一下,都以为此时不宜反攻武昌,不如全数撤退到蕲州和救兵汇合,再定对策。颠末两天行军,武昌撤退的二万人马,和秦日纲率领的三万人马在蕲州会师。当天夜晚,便在秦日纲主持下,计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石祥祯在会上沉痛地检验本身的失误,要求燕王转呈天王赐与处罚。秦日纲欣喜了一番。接着韦俊、林绍璋、罗纲领等人都对武昌失守,各自承担了任务。陈成全说:"各位都不必再检验了,向来就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武昌此时丢掉,不久后还可再夺返来。曾妖头必定会乘攻陷武昌之机,率妖东下,犯我天京。我军目前有五万之众,足能够在长江两岸占有关隘,阻其东犯。"陈成全本年才二十岁。他十四岁当兵,英勇机灵,屡立军功,天王亲身汲引他为检点,是承平军中最年青的初级将领。他身材不高,却声如洪钟。小时患眼疾,家贫无钱医治,烂了好几年,至今两眼眼皮上各留一条深深的疤痕,军中戏称他为四眼将军。周国虞很附和陈成全的定见,说:"陈将军阐发得对。曾妖头必然很快会浮江东下,他的全数人马加起来不会超越三万,我们只要重振军威,足可礼服。从蕲州到武穴一带,关隘颇多,此乃天佑我军以天时,我军应充分操纵。"他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边,指着舆图说:"诸位将军请看,蕲州城五十里以下,有一到处所,名唤田家镇。田家镇在江北,隔江相对的是半壁山。此地向来扼控由湖北到江西、安徽的水陆两路,江流湍急,阵势险要,只要在此地驻扎一支人马,曾妖头就是飞也飞不畴昔。"罗纲领说:"周将军所说极是,客岁清妖悍将江忠源便在此地被我军击败,这田家镇最是个险要之地。"大师都以为将雄师驻扎在田家镇两岸,禁止曾国藩东下是最好之策。最后,秦日纲决定,由陈成全统领一万人马驻扎蕲州,作为第一道防地,其他四万人全数进驻田家镇,在那边将湘勇一鼓聚歼。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