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_第七章 靖港惨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到皇上的谕旨,曾国藩仍按兵不动。这有几个启事。一是向广东定购的洋炮还只到八十座,大部分未到。二是雄师出发,要几千脚夫,这笔银子尚无下落。这几个月招募海军,创办船厂,靠的是郭嵩焘募来的二十万两银子。国库空虚,朝廷所拨的银子远不敷用。湖南藩库只本来那一千号人的饷银,一两银子也未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银子,哪来的先行粮草?乃至连勇丁们迩来练习的干劲也大大降落了。另有一个启事,是曾国藩不能对任何人讲的:成心缓点出兵,隔岸观火,看看骆秉章和鲍起豹在长毛面前丢城失地的狼狈相,到当时本身再来清算残局,扬眉吐气,岂不更好?

咸丰四年仲春十五日,曾氏为杨健入祀乡贤祠一事上折:"臣因剿办匪贼,驻扎衡州,示劝捐助军饷,据该故抚之孙候选员外郎杨江,起首捐银二万两,为诸绅倡率。""窃思名宦以吏治为衡,乡贤当以言论为断。该故抚德望素优,身没已十余年,而村夫景慕不置。臣在衡访问各士绅,遂加采访,众口一词,实属乡评允洽。伊孙杨江复能义捐军饷,申念前徽,亦堪嘉尚。合无仰恳天恩,特旨准其从祀乡贤,无庸再交部臣核议,一以洽士民懿好之公,一觉得仗义急公者劝,俾臣今后办理捐输更加到手。"据《曾国藩年谱》上记录:曾氏此折,"奉旨交部议处。部议撤职,奉旨改成降二级调用"。

"他说捐二万两。"

一 为筹军饷,不得不为赃官奏请入乡贤祠江忠源、吴文镕前后兵败而亡,给曾国藩刺激极大。江忠源与曾国藩订交十余年,曾国藩赏识、保举他。江忠源也不负希冀,军兴以来,建楚勇,守城池,屡立军功,两三年间,便由代理知县而升至巡抚,为湖南读书人走立军功而显达之路,建立了一个表率。江忠源为谢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多次向朝廷禀报曾国藩在衡州练勇的事迹,并为他争夺了扩勇的合法职位。在此后的光阴里,不管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宦海上,江忠源都是曾国藩能够靠得住的朋友。不想正在功名日隆之际,却俄然应了他当年"以节烈死"的预言。如同心中一根支柱被摧折,曾国藩内心有种空荡荡的感受。吴文镕是曾国藩戊戌年会试座师,是一个于曾国藩有大恩的人。吴文镕从贵州巡抚任上奉调为湖广总督,路过长沙时,书报曾国藩来长会晤。曾国藩因军务方殷,不遑分开。吴文镕到武昌后,多次请曾国藩派勇援助,并奏请朝廷命令调派。曾国藩因对湘勇出省作战无掌控,甘愿冒着有负恩师与朝命之大不韪,都不肯派一兵一卒北上。他写信给恩师,要他死守武昌,等几个月湘勇练习好了后再出兵。但朝廷的严责、湖北文武的调侃,使得吴文镕不得不亲到火线督兵。战死前两天,他还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说本身是被逼来到火线,必死无疑,环顾皖赣鄂湘四省,独一能与洪杨作战的,只要衡州一支人马,要曾国藩好自为之。吴文镕的阵亡,使曾国藩负着一层深深的疚意。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