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_二 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百年贾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时欧阳夫人正患咳喘,不能长途跋涉。曾国藩留下纪泽佳耦在江宁顾问,带着纪鸿和众幕僚们,冒着隆冬冰冷,顶着北风,仓促分开两江,他要赶在同治八年除夕进步入京师。

"船山之学确切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责备责备的多,宽大谅解的少。若让船山措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分开坐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说,"作文与仕进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便刻薄、公允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小我,也不去希冀它当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实际,运笔为斤,自成大匠。仕进则分歧,世事纷繁,民气不一,宦海庞大,尤其奥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宛,曲盘曲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成逞才负气,只求一时痛快。向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宦海上却毫无建立,乃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不同耳!"赵烈文不竭点头称是。过一会,曾国藩感慨地说:"世上之人,其聪明才力相差都不太远,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罢了。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重生异人。""大哉,宰相之论也!"赵烈文不由得大声赞叹。

"他送我甚么礼品?我刚从他那边来。"曾国藩迷惑不解。

赵烈文顺手翻着《读通鉴论》。这本书在书局刻印过程中,他便零零散星地借来读过一遍,非常佩服船山的见事高超、群情深切。此时看着这部被装订成十大本的五十余万言巨著,真是爱不释手,内心油然生出一股对船山的由衷崇拜。"大人,船猴子群情戛戛独造,破自古悠谬之谈。卑职想,若使其得位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不见得。"曾国藩悄悄地摇了点头。

第一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事,他拟亲赴上海一行。容闳获得动静,本身驾驶新制的火轮船由沪赴宁来了。曾国藩非常欢畅。他兴趣勃勃地登船抚玩,并命容闳向采石矶开去。容闳开足马力,船在江面飞也似的进步,近两百里水路,不到两个时候便到了。曾国藩坐在船舱里,很有点意气风发之感。到了采石矶后,容闳又掉过船头,开回江宁。因为是下水,更快,一个半时候便回到下关船埠。曾国藩镇静地说:"纯甫,这艘船比起安庆内军器所造的黄鹄号又要强多了,的确与洋人的船不相高低。"容闳说:"与前些年洋人的船比拟,速率是差未几了,但洋人这两年造的船又快多了。洋人的东西日新月异,学不堪学。"同治七年玄月初二日,曾氏上《奏陈新造轮船及上海机器局筹办景象折》,折中说:"窃中国试造轮船之议,臣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复奏采办船炮折内即有此说。同治元、二年间驻扎安庆,设局试造洋器,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虽形成一小轮船,而行驶痴钝,不甚得法。二年冬间,派令候补同知容闳出洋采办机器,渐有扩大之意。湖广督臣李鸿章自初任苏抚,即留意外洋军器。维时,丁日昌在上海道任内,相互讲究御侮之策,制器之方。四年蒲月,适容闳所购之器亦因而时运到,归并一局o""本年闰四月间,臣赴上海察看,已有端绪。七月初旬,第一号工竣,臣定名曰恬吉轮船,意取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也。其气炉、船壳两项,均系厂中自造。机器则采办旧者,修整参用。船身长十八丈五尺,阔二丈七尺二寸。先在吴淞口外试行,由铜沙直出大洋至浙江舟山而旋,复于八月十三日驶至金陵。臣亲身登舟试行至采石矶。每一时下水行七十余里,下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