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_四 接受船山后裔赠送的宝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伯涵,既然世全一片至心,你就收下吧!此剑曾立赫赫武功,又是当年霸占金陵的吉物。本日长毛占有金陵,世全送与你,此乃天意。将来光复金陵,必然非伯涵莫属。"汪觉庵帮手亲家来劝。

吃了一会茶后,曾国藩对世全说:"令先祖学问,近世罕见。国藩当年从汪师肄业,便神驰船猴子的矗立卓行。先生克绍箕裘,远承祖业,近年又刊刻令先祖很多遗着,嘉惠士林,功德不浅。"世全欠身答道:"把家先祖所遗旧作刊刻出来,是王氏世代心愿,也是世全的本分。只是世全学力和财力都不副,多年来心愿得逞。道光十九年,仰仗新化邓湘皋先生硕学大才,湘潭欧阳小岑先生又慷慨帮助五千余金,家先祖经学方面的十多种著作才得以梓行。""据传令先祖暮年糊口贫苦,仍读誊写作不辍,实为读书人万代表率。""家先祖平生贫寒,暮年隐居曲兰湘西草堂读书著作,甚为困苦。说来寒伧,家先祖当时竟无钱买纸,把别人不要的陈年帐本翻过来装订成册,时有贯穿,便记在这些册子上。临终时,写满字的册子,满满堆了一屋。但生前一卷都有力付梓。"曾国藩问:"道光十九年前,船猴子的书刻印过哪些?"世全说:"家先祖归天不久,其四子王敔以湘西草堂藏本为据,在衡州刊刻十余种,总题为《王船山先生书集》,当时印得未几。厥后惠江书局又刻了几种,印得更少。""道光十九年的版片印了多少?"曾国藩问。

"已是第十一代。刚才所看到的那把旧剑,恰是洪武帝赐给仲一公的,仲一公仗此剑随洪武帝霸占金陵。曾大人,你老现在率领兵马,恰是用剑的时候。王家自武夷公以来,一向以文章名世。此剑再留在王家,只是一件古玩,而不能阐扬它的感化。自古宝剑赠懦夫,若大人不嫌弃,世全愿代表王氏家属将此剑送与大人。""这可使不得!此剑乃王家家传之宝,国藩怎能夺人之爱!"曾国藩仓猝推却。

王世全走过来讲:"承蒙前辈贤能存眷,惠赐笔墨,使陋室生辉。本日大人光临,幸会难再,世全已备下笔墨纸砚,请大人及各位高朋犒赏诗联,王氏族人感激不尽。""国藩才疏学浅,前贤墨宝以后,岂容我辈插手?今后代人将以狗尾视之,则自贻热诚矣。"曾国藩谦让不肯,王世全执意哀告。曾国藩本喜题诗作对,常日等闲之处,都愿题联纪念,本日来到一代儒宗故居,怎会不肯留下墨迹呢?刚才谦让,一是出自礼节上的谦逊,二是正因为此地非比平常,而本身还没考虑成熟,为慎重起见,不题也好。现在见世全态度竭诚,便思虑一番,在书案上写下一联:"笺疏训诂,六经于易尤尊,阐羲文周孔之遗,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辞章,毕生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后,元明两代一先生。"写完后连声说:"见笑,见笑。"世人见曾国藩对船山学问评价甚高,又见其字刚毅矗立,松散流利,齐声奖饰。曾国藩又在左下方以小字落款:"咸丰三年十一月钦命帮办团练大臣前礼部右堂曾国藩敬题。"世全又请罗泽南题。泽南一再谦谢:"我夙来才情痴钝,仓促之间无好句,免了吧!"曾国藩说:"罗山莫推让了,你再推让,就显得我不自量了。"世全知罗泽南是湘中一带极有影响的学者,如何肯错过这个机遇,一再要求。泽南拗不过,只得也写了一联:"忠希越石,学绍横渠,在当年立说著书,早定千秋奇迹;身隐山林,名传史册,到本日征文考献,久推百世儒宗。"也落款:"咸丰三年十一月保升直隶州知州湘乡县训导罗泽南谨识。"大师分歧奖饰。世全又要国葆题。国葆感到难堪,他望着大哥,不知该题不该题。曾国藩晓得他的意义,说:"你平日崇拜船猴子,本日瞻仰先生故居,也题一联,表表情意吧!"获得大哥的鼓励,国葆当真思考以后,也题下一联:"湘水衡云留正气,楚辞孤竹证同心。"家人出去,说晚餐已备好,世全请曾国藩一行、觉庵师和欧阳白叟一道退席。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