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_处事稳健有耐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还曾经说:吴竹如教诲我说“耐”。我曾经说过:“做到了‘贞’,充足干一番奇迹了,而我所完善的,恰是‘贞’。竹如教给我一个‘耐’字,其意在让我要在暴躁浮泛的表情中平静下来,达到虚静的境地,以垂垂地向‘贞’靠近。这一个字就完整能够医治我的芥蒂了!”

世人所说的豪杰人士,根基是抱着济世之才,矢志不渝,利禄不能摆荡他的心,艰巨伤害也不能使他落空士气。曾国藩的部下大多是血性忠义人士。他为了实现“取报酬善,与报酬善”的思惟,老是用砥砺志气的话相鼓励。如:自古圣贤立德,豪杰建功,胜利还是不胜利,一开端是难以预感的,只是日积月累,全在你本身了。孔子所说的“谁敢侮”,孟子所说的“强为善”都是这个意义。这里说的是人要自强。

曾国藩乃至把这套“主客论”进而推到了计谋题目上。他攻讦江南大营之以是失利,是因为他们对于“表里主客情势全失”。茂发、和春只专注金陵一隅,而不顾对金陵上游的争夺,在江北,连与江浦、六合紧连的和州、有为一带也不去占据,安庆、庐州更不在他们的战役全局的投影以内。在江南,对与江南大营毗邻的皖南地区,未严加节制,以稳固大营的火线,这叫做全失表里之势。与此同时,茂发、和春又按照朝廷的旨令,“援浙、援闽、援皖、援江北,近者数百里,远者二三千里,救兵四驰,转战不归”,被承平军各个击破。如冯子材率五千人援江北大营,几被全歼于小店;在六合、浦口之役中,李若珠部五千余人全数被歼于扬州,张国棵大败于浦口,周天培部全军毁灭。仅这两次战役,共丧失“兵勇一万数千名,精锐失之过半”,这叫做全失主客之势。江南大营的表里、主客之势之以是全失,曾国藩以为,这是因为茂发等“不能从大处落墨,空处着笔也”。

曾国藩是非常反对速战持久的。尹杏农曾两次写信给正在“剿捻”火线的曾国藩,借指责周亚夫委弃梁孝王的故事,力陈“兵贵神速”之义。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安定七国之乱时,接管一个幕客的建议,让梁国与精锐的吴楚雄师接战,而本身壁于昌邑,深沟高垒,只出轻兵至淮泗口,绝吴饷道。吴楚军颠末与粱国之战后,锐气大挫,且饥饿不堪,竭力向周亚夫军应战时,周亚夫又坚壁不出,只得引军而去。这时,周亚夫立发精兵追击,一举而破吴楚雄师。曾国藩在复书中盛赞周亚夫这类深沟高垒,后发制人的战术。并说:“国藩久处兵间,虽薄建功劳,而自问所办,皆极拙极钝之事,与‘神速’二字几近相背,即于前人论兵成法,亦于千百中而无什一之合私心。”为甚么他做“极拙极钝之事”?因为他以为,“兵,如同火,易于见过,难于见功。”与其因求神速而当即风过,不如但求稳慎而渐缓见功。曾国藩赞曾国荃说的两句话为“良为至论”:“稳扎稳打,矫捷则发。”然后顿时弥补说:“然‘机’字殊不易审,‘稳’字尤不易到。”故须死力寻求,到处用心。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