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_立志有恒,匡时救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做了高官的人,还要本身规定功课,按日实施,这类自律精力,不但在本日很少见到;即在前人中,亦很可贵。这类自强不息的尽力,是曾国藩胜利的根基前提。

曾国藩在获得翰林的职位后,又一次改名以砺志。

为了磨砺志向,曾国藩曾两次改名。曾国藩乳名宽一,名子诚,字伯涵。进入弱冠之年,曾国藩本身改号“涤生”,他在日记中写道:“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畴前各种,比方昨日死;从后各种,比方本日生。”’抒发了曾国藩弃旧图新,昂扬自强的抱负与信心。

这时,他将名字子诚改成“国藩”。这时在他为自励所作的五句规语中,起首一句就是发愤,他要荷道以躬,要与之以言。就是要以一身,担负中国的道统。在人生过程中,遭受任何伤害困难,只要神定不慑,谁敢余悔。曾国藩的倔强精力,于此概见。德业之进,端赖有恒,铢积寸累,天然胜利。他的规语,很多人都铭之座右,读之思之行之,并觉受益无穷。

同时,为了能使本身真正成为国度之藩篱,他抓住机遇,尽力读书。很多人一人宦途,便将书籍束之高阁,专在宦海中去厮混。但是他自入翰林院任侍郎后,还在冒死读书。他曾自主课程十二条,悉力以赴。

但是,官身的繁华、申明的光荣,都没能使他安闲下去,反而促使他克意进取的精力更趋高涨。他信赖本身终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遨游的孤风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惊;如同发展在深山中的丈树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度大厦的栋梁。

曾国藩申明大噪,宦途风顺,十年七迁,这在当时确切少见。对于发展深山,出身“豪门”的曾国藩来讲,真可谓“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

他以为,发愤能够令人有所寻求,糊口有了方向,人才变得充分。

他自省说:自客岁(1852年)十仲春二十今后,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白持,如有所失,到本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抵是志向不能建立时,人就轻易放松得志,以是心中没有必然的尽力的方向。没有必然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安好,不能安好就不能心安,其根子在于没有建立方向啊!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