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生有点凶_第一章 观潮(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丁坚又拿起一个酒盅倒满了酒,接着说道:“我的事您不消操心,您只需求放心养好身材,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工夫,阿谁小厮将炭盆、热水以及热好的酒菜都端了过来。

两人正要回座持续小酌,却见得劈面二号亭的窗户也翻开了。

三年前杭州知府何文轩在海宁县修建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堤,在大堤今后数十丈地处所建起了一百零八座观潮亭,约有两三层楼高。位置较好地三十六座为“天字号”,位置稍差的七十二座为“地字号”。

虽说已经入秋,气候也开端转凉,可大多数人也就添件长衫,远没到出门需求这全部武装的境地。

丁坚闻言一惊,端起的酒盅都洒了些出来,他深深的望了一眼阿谁在露台上缩在藤椅上的少年。

小厮吓了一跳,这中年男人用的竟然是一副铁拐。忙道:“是是是,小的这就去筹办。”

中年男人姓丁名坚,三十五岁。在陈安晏记事之前遍已经在陈家做事,在当时左腿便已经瘸了,能够说丁坚是看着陈安晏长大的。

主仆二人未几时便来到了四号亭前。虽说取名为观潮亭,但在制作之时,于其四周也垒起了木墙,东西两侧各开了五尺见方的窗户。而正对钱塘江的南侧则是修建了一块露台。是以与其说是亭,不如说是房,只是这位何大人夙来喜好附庸风雅才取名观潮亭。

走了数丈后,中年男人停了下来,望着少年说道:“少爷,还是让我来背您吧,这江边氛围潮湿,风又大,对您的身材不好。”

陈安晏叹了口气道:“我这病怕是好不了了,也不知还能有多少光阴。”说着又换了个更舒畅的姿式半躺着,“只是想到要带着那么多未解之谜进棺材,倒是非常不甘心呢。”

那少年一手拄拐,一手接住了一朵正在飘落桂花,点头道:“可贵出来一趟,多逛逛还和缓一些。”少年闻了闻手中的桂花,“另有,丁叔,跟您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少爷,就叫我安晏。”

少年姓陈名安晏,是姑苏府最大的酒楼太白居的大少爷,前些日子刚过完十二岁的生辰。自小体寒多病,看了很多大夫,吃了很多药倒是毫无转机。虽说江浙相隔也就三百里,可这也算他自记事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陈安晏翻了个白眼也没筹算理睬,转头却见到丁坚神采煞白,已经闪身到了窗户以后。

而现现在钱塘江大堤已修观潮亭已立,虽说这个免费高贵有些争议,但在杭州百姓内心,这倒是何文轩为杭州百姓所做的最大善事之一了。

本日是农历八月十八,恰是观潮的好日子。天公作美,万里无云,风吹着岸边的柳树哗哗作响。虽说另有将近一个时候才会涨潮,但是大堤之上的游人已经垂垂多了起来。有几个墨客模样的年青人倒是照顾了竹凳画板,在等潮之余作起了丹青。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