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启示录_第六章 参赞军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叔叔您太客气了,”李青莲莞尔一笑:“叔叔一大把年纪,尚在朔方城苦寒之地,为国交战不休。小子幼年,自幼跟着徒弟在昆仑山学艺,刻苦吗也是家常便饭,能有一瓢饮一箪食足矣。”

老程老牛对望一眼,老牛笑道:“不愧是老神仙弟子,熟读兵法,对情势阐发的是一针见血,难能宝贵。如此少年英才,末将为大唐贺,为大将军贺!”

随便弄一些来对付一下:“二位叔叔,小子读过几本兵法,略有所得。”

牛进达深思了好长时候,又看了看李青莲:“老神仙学究天人,不知青莲所学如何?这数算、兵法可曾学过?”

跟在徒弟身边,《孙子兵法》《三韬六略》还是熟读过的,至于师父留下的《太公兵法》三卷也已经吃透的差未几了,这年初兵法都是家传的宝贝,一代代单线相传。别说传给外人,就是家属里也是挑选最优良的作为传承人。

“不错不错,”老程笑道:“年青人碰到难处,不骄不躁,沉着沉着,大有可为。青莲啊,老夫不日将派一队将士回长安催要补给,你那几个家人可一同归去,路上也有个照顾。至于寻觅家人,老夫派家人同回,着你婶婶帮着探听安设一下。长安水深的很,几个家人能成甚么事?就算找到了,万一和朱门权贵有一丝一毫的牵涉,如何措置?这点就这么办了,叔叔当年蒙老神仙大恩,无觉得报,幸亏老神仙把你这么个重情重义的娃娃交到我跟前,老夫固然不是甚么大富大贵之家,也不贫乏几小我的嚼用。”

临时职务有了,得想体例转正,不过李青莲一点都不担忧,这场突厥灭国之战还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遇?抢,也要从李靖身上抢下一份功绩来。没体例,谁让俺想要呢?

老牛持续问:“疆场之上,战守之道如何决策?”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李青莲张口就来。

金河道行军参军,顾名思义有金河道才有这个参军,这场战役一结束,没得参军了。这就是一个临时的职务,老程作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天然能够自行任命,连报备兵部都不消。

是啊,本身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就是给个伙长也分歧端方。

李青莲明白了,看来老牛的脑筋比老程好,这些年没少给老程把关。既然武职不可,那就在文职上动心眼,军中都是厮杀汉,读书识字的少,谁家读书识字的小伙子情愿做个卤莽的甲士?

“青莲,你既然筹算在军中生长,你想从文还是从武?老夫蒙陛下信赖,总管朔方兵马,自有权宜之便,正七品以下可自行委任,过后报备长安便可。只是我大唐以军功立国,这武职非军功不授。”老程将军中的端方一一讲给李青莲听,豪情归豪情,端方是端方,老程作为一军之主也不能突破端方。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