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_第一百九十九章 自京城开始发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罗彦写了简短的一片回嘴,便差人送到了长安。乃至都没有请陆德明这些大儒们出面的意义,罗彦只不过让人将他的文章在天然居的门口一贴,回身就走。天然居是甚么处所,达官朱紫饱学之士才气去的处所。罗彦派去的人将文章一贴,立马就有人凑了上去。

千万想不到,这些人一番回嘴,竟然让罗彦用了一种考据的体例来辩论。

“诗也。上效《诗经》,下承汉乐。时移世易,代代弥新。五言精简,能书人间万事;七字连缀,可道人间繁华。黎庶无知,难会其间雅意;士子多识,可辩其中盘曲。魏晋之乱,方有平白之言;齐梁富庶,才生富丽章句。乱世初定,正欣欣茂发之季。明君已临,恰瑰丽秀美之时。……以流俗人言,谈士子风骚,岂不哂乎?况声辞之美,盖代不断,非吾之所取,时与事所予之。现在君欲以一家之言,坏我被诗道,其心可诛也。”

萧昶以后,便出来一尊大神,那就是上官仪。此时的上官仪方才出家,但是家学渊源,加上出亡为僧的时候多研讨佛典和经籍,腹中才学也不容小觑。扬州都督杨仁恭赏识他,直接保举他入京插手科考。此时正愁着没有甚么机遇扩大本身的申明,也好酬谢杨仁恭的知遇之恩,没想到罗彦就奉上门了。

当罗彦收到上官仪的作品的时候,已经是科举开考以后了。并且比较打击罗彦的是,上官仪恰好就中了今科的进士。在旁人眼中,无疑是连官方也承认了上官仪的说法。毕竟像罗彦这类人,如果吏部的人略微顾忌一下,上官仪很轻易被黜落。这诗歌改革看来是必定要在罗彦的手中短命了。

文人相轻本来就万世不易,此时有萧昶挑头,一些早就不爽罗彦在文坛越来越大名声的人,现在也跟着插手了口诛笔伐的步队。以罗彦所说,之前好多人作诗都是这个气势,莫非都流于下品了?不过越扯罗彦的话打击面越广。如同宦海上拉拢盟友一样,一时候有些本来想着事不关己的人也不拖下了水。

幸亏厥后国事繁忙,也把这茬给忘了。直到长孙无忌将科考的行卷带来让他排名的时候,他才想起这上官仪便是骂罗彦骂的最狠的一个。恰好上官仪本身的才学就很踏实,时务策与诗赋都是上等,李世民朱笔一点,就将上官仪定位进士科甲等。

好些人此时便向天然居借来笔墨,将罗彦的文章誊写一遍。而有些力挺罗彦的更是誊写好几份,派人将其张贴到闹市当中,想用这类体例将罗彦的文章更加敏捷地传播出去。

一时候竟然有种错觉,那就是罗彦被这些说辞压的没有任何辩驳之力。因为现在长安只能听到上官仪的谈吐,反观罗彦则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过,人们仿佛已经忘了,罗彦现在并不在长安。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