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图书馆_第二十一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您之前买货是遵循内销茶的流程走的,不过现在不是签了甚么江宁条约吗,您现在在上海就是遵循内销茶的代价拿货,天然也以内销茶的交割流程走货,中间环节天然比在广州少多了。”

毕竟几年前的战役也触及到货款相欠的题目,清当局付出的一千多万两补偿款中包含十三行部分贩子拖欠货款的补偿,信赖清当局在这题目上会很谨慎。

我可要跟你说好了,我们第一次做买卖,只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间可没有提早付定金这一说。”船长目光炯炯地盯着赵大贵看,仿佛想看清楚赵大贵脸上的每一个纤细的窜改。

所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到此境地赵大贵也无可何如,现在再想变动报价就分歧适了,现在只能遵循刚才的商定实施合约。

“我给您看的,天然都是能包管量的。”到了此时,赵大贵也只能硬撑着答复。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

接着,船长带着海员们上前验货,此中包含一些资本过来帮手的本国人,如宝顺、本号、旗昌、怡和等洋行调派到上海的职员(实在是想借此堆集在上海的买卖经历),细心查抄茶叶的色彩、形状、味道和受潮程度。

考虑到十九世纪以来茶叶年出口额多在一千万元,就能明白十三行这么多年都赚了多少钱,也使得赵大贵对传说中的十三行大贩子们有了新的敬意---真是会做买卖啊。

如果能够,我们就定在三天后交割,如何呢?”

在各方紧锣密鼓的筹办下,十仲春五日,英国人在上海的第一笔大宗买卖开端了。

这一百担茶叶查验结束,船长才点点头,表示接管这批货色,然后递给赵大贵代价五千元的钱庄银票,赵大贵数完,然后便到掌柜们站立的另一边去,跟供应这批茶叶的掌柜结账。

想了一下,船长才尽力在脸上挤出笑容,向赵大贵伸脱手来握手,嘉许地说道:“大班先生辛苦了,那我们就如许定了,就在三天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代价仿佛比广州还要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模样,你肯定真能遵循这个代价拿到茶叶,并且还是我所需求的大宗的量?”

赵大贵看到船长这么上道,倒很欢畅。

“那就好,我就先买一千五百担茶叶,这个、阿谁另有这几款,每样都买下多少担吧。

遵循赵大贵的安排,买卖在姚家的一处空旷院子停止,凯利特船长及其部下海员和领事馆的本国人们,在院子一头,虎视眈眈站着;另一方则是中国茶栈的掌柜们,带上大量伙夫和茶叶,在另一头杀气腾腾地等候。

并且巴富尔领事在上海也不是吃干饭的,这么多天来早就探听出本地最可靠的钱庄有哪些,都不需求赵大贵保举,船长就直接到领事保举的钱庄办理钱票(从这一点看,领事和船长实在对赵大贵还是不信赖的)。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