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猎三国_第四十二章 蔡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蔡邕手中的笔落在结案上,口中悄悄念着:“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承平。”

蔡邕转过身来,打量着吕布,语气有些不屑的道:“哦,那我倒是想听听吕将军是如何个为天下而来,为我而来。”

这句话还真不是陈宫教给吕布的,而是江峰偶然间在一本史乘上看到的,前人有言:读史能够令人明智鉴以往能够知将来。此话不假。

此人就是三国期间闻名的史学家,大文豪蔡邕了。蔡老的笔在砚缸当中几次沁润,却迟迟不肯下笔。

江峰道:“蔡老此话差矣,如何能说无用武之地呢?眼下不就恰是一个大好机遇?”

蔡邕望了望窗外的墓碑,道:“那都是多少年的陈年旧事了,身为人子自当应当孝敬父母。现在老朽已经年过百半,双亲也已经亡故,只可惜仍然膝下无子、孜然一身。实在是愧对祖宗。”

蔡邕不晓得江峰甚么意义,不过江峰说的这些话确切是真相,更是蔡邕感受高傲的处所。回顾往昔,蔡邕也有些感慨:“只可惜即使是胸有丘壑也用武之地了,恐怕这些东西要随老夫带入宅兆了。”

说到这里,江峰悄悄的察看着蔡邕,见他也面色动容。蔡邕最大的成绩不是书法,不是琴棋书画,而是史学。家藏万卷的他,精通汉朝汗青,对汉朝的礼法标准更是如数家珍。吕布一提到国礼崩坏,他天然肉痛不已。

足有一炷香的时候,蔡邕俄然展开眼睛,大臂一挥,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不过半晌时候,白娟上呈现了“君臣”两字。

“好字,好字啊。蔡老公然名不虚传,这两个字寄意深远,力透纸背啊。”江峰道。

蔡邕这才哈哈一笑:“好,好小子。真没想到我竟然会被你压服,你小子不简朴啊。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承平。你的气度不简朴啊!”

“你说。”蔡邕道。

江峰却不焦急,围着房间转了一圈。这草庐一共两间,外间大厅兼书房,房中堆满了书柬、书卷;里间就是寝室,独一草席一张,瑶琴一张。

江峰持续道:“如果再如许下去,不出十几年,朝廷的礼法将不复存在,大汉的汗青将无人晓得。先生作为这方面的俊彦,此时千万不能深藏山野,封笔自娱啊。我有句话不晓得当讲不当讲?”

蔡邕仰天长叹一声,对吕布道:“好,我承诺你。不过你也要去转告董卓,我只做史册的订正事件,毫不参与政事。”

“pia。”

走进草庐当中,江峰就瞥见一名老者手持一杆三尺余长的庞大羊毫,立足在一块庞大的白娟之前,闭目深思。

江峰一声惨叫,又错过了,竟然又错过了。貂蝉没了,蔡文姬也没了。天哪,我到底做错了甚么,你要这么奖惩我,你不如一道雷劈死我吧!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