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_第七十一章 快速发展的捷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就在周重考虑如何赢利时,只见中间的三娘脸上暴露几分踌躇之色,最后还是一咬牙开口道:“少店主,三娘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究竟上也的确如此,之前周海最后一次出海时,集结的船队范围相称的大,装载的货色也是极多,很多货色都是以南洋商会的信誉为抵押,并没有向货主结清货款,成果在周海出过后,那些货主纷繁上门要债,幸亏三娘他们极力筹措,再加上他们三人把本身私家的钱都拿了出来,总算是把一些催的比较急的债务给还上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南洋商会的老主顾,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没有催的太急。

但是周重倒是笑着摇了点头道:“三娘你想的太简朴了,宦海之上远比我们私运还要暗中,光有才学是不可的,比如姑苏有两位才调横溢的大名士,一为唐寅唐解元,当年插手科举时意气风发,乡试时一举成为解元,但因宦海上的争斗,被无辜卷入此中,平生前程尽毁。第二则是唐解元的老友枝山先生,也是一个才调横溢之辈,考中秀才时的春秋比我还小,但这又有甚么用,从小考到现在都快五十岁了,仍然还只是一个举人,呆在家中郁郁不得志。”

“启禀少店主,现在商会的支出有三个,第一就是私运带来的利润,但是跟着店主的归天,商会的船队也去了大半,只剩下孙通手中的那点船队,平时只能在跑点零活,别的另有造船厂,本来这个造船厂主如果为了补缀商会的船只,平时也造一些划子,但是跟着商会船队的式微,造船厂的买卖也大受影响。”

固然叛逆被弹压,但是本地百姓的贫苦仍然没法处理,最后在这类环境下,很多本地百姓不得不冒着禁令下海,驾着划子载着一些简朴的货色,与来到大明本地的倭人、南洋人等买卖,以此来调换一些银钱。厥后跟着朝廷对海禁政策的放松,使得私运的范围越来越大,直到正德初年,这类私运终究达到一个岑岭。

说到这里时,三娘脸上也不由暴露几分落寞的神采,不过紧接着她又强打精力道:“最后一个首要支出就是港口了,这也是目前商会最赢利的财产,全部北港三分之一的港口都由我们南洋商会把持,平时不但会对来往的船只收取用度,别的另有这些船只的食水等补给,也都需求从我们商会采办,每年下来起码也有上万两白银的支出。”

周重听到最后一个港口支出时,紧皱的眉头总算放松了一点,但是他很快又想到,港口支出固然丰富,但这块支出几近是死的,再增加的空间很小,除非他有气力把别的三分之二的港口全都夺返来,不过这明显不成能。

周重听到这里不由头痛万分,如果香皂的制作体例完整属于他的话,那么他另有掌控在短时候内把债务还上,但是现在香皂的制法体例已经与谢家合作,他只占两成的利润,想要靠这件买卖凑够两万两银子,恐怕不是件轻易的事。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