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罪名的士兵_第4章 夜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昌镇到宣城满是水路。刘贤臣和船工结了运费人为,另雇了三辆骡车,两辆装茶篓杂物,一辆坐人,来到了镇上,找了一家临街堆栈住了下来。叶首志他们在临登陆时,将藏在船舱夹板里的枪支取出,捆入包裹里带进了堆栈。刘贤臣身上带有从弋江镇收来的茶叶款,叶首志便叮咛小杨和刘贤臣住一间客房,寸步不离,晚餐要堆栈送到房间来吃。叶首志几个住隔壁一间大客房。

叶首志等人忙着往岸上搬运茶篓,几个夫役挑着茶篓,颤悠悠地跟着刘贤臣向镇里走去,徐长胜三人紧随厥后。叶首志和小杨留在船上看管剩下的茶篓。俄然,从岸边一间屋子里走出几小我,斜背着枪,大声呼喊着:都站住,干甚么的?刘贤臣一惊,忙答:是给镇上的*送货的。送甚么货,查抄了没有?是茶叶,刚才在奚滩就查过了。不可!我们这里也要查抄。刘贤臣苦笑着走畴昔,塞了几块大洋,说了一堆好话才算了事。

汪施才看到叶首志对他点了点头,便说:这位是叶先生,他想雇你干活。你若情愿,今晚清算家什,明天一早跟我们走。铁犁头非常信赖汪施才,点了点头。叶首志取出5元钱塞给铁犁头,说:你去买点粮食衣服,路上用得着。说完,很随便地踢了一下炉子边上的大风箱,说:这风箱有些年初了吧,也带上。说完拉着汪施才走了出去。

安设下来今后,看看天气还早,叶首志调集几人说事。叶首志问汪施才:此地有没有我们的交通站?汪施才说:没有。我倒是有个亲戚在这里开铁匠铺,本来在宣城,买卖很好。客岁宣城挨了鬼子飞机两次炸,前一次没事,后一次他带着儿子到乡间送货,返来一看,一大片的屋子全炸塌了,各处是死人,他家的铺子也找不着了,老婆也埋在了内里。传闻鬼子要打宣城了,他父子俩就往西跑,跑到文昌镇的江边上,搭个草棚子又打起了铁。前次见到他,他说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想跟我去宁国。叶首志问:叫甚么名字,会打甚么铁器?汪施才说:他家是家传的技术,善于打刀剪耕具,在宣城有点名誉,都叫他“铁犁头”,时候久了,真名倒健忘了。叶首志问:现在能找到他吗?汪施才说:这时候应当在家。叶首志拍了一动手,对大师说:今晚有行动。你们留一人看家,其别人去江边船埠检察环境,我和老汪去找铁犁头。

棚子里黑乎乎的,叶首志眯起眼,打量着劈面站立的男人,中等个子,四十岁模样,方脸大眼,膀大腰圆,皮肤黑亮,因为耐久打铁,左臂上充满灼伤的疤痕。男人一看是汪施才,搓动手呐呐地说:是大兄弟来啦,坐,坐。他儿子搬过来两个树墩,汪施才摆摆手:就站着说吧。日子还能过吗?铁犁头感喟:过不下去了,这里人都在跑反,地都快没人种了,谁还来打耕具甚么的?唉,五家铺子有四家炉子熄了火,镇里还要我们交税。汪施才说:你还想不想往南边去?铁犁头苦着脸:不去如何办,总不能在这等死吧。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