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一千零三章 雄师过大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士英那里情愿放弃兵权。王铎急不成耐,又在十六日上疏说:“臣察得金山一带西至龙潭,兵不满七百,枢臣饰觉得数十万,此何时髦以此固宠诳君欤?”

王铎冒死想从马士英手中掠取兵权,看起来是对马士英督镇凤阳有为的不满,实在也是禁止史可法再次督师。

信末,一句“凤督实非救时之相,然却可为治国能臣。”

到了仲春中旬,马士英终是决定归顺。

高鸿图筹办将黄得功的军队调到长江以南的承平府,刘良佐同方国安的兵马则摆设于江北。

这个动静被马士英的老友阮大铖探得,仓猝派人告密之,马士豪气得痛骂东林党人全数是一群蠢猪,指出国事有本日之坏始于可法,岂能再用可法督军。

休整了三个月的顺军西线主力十余万人自九江东下进驻安庆,并在淮西兵的共同下直趋南京。

当然,军事手腕是停止了,但政治手腕却以数倍于隆武元年的办法停止着。

淮西兵将的个人降顺让已经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完整落空了最后一口气。

一方面是因为顺军经太长达半年的交战也急需休整;另一方面则是大顺方面需求消化掉已经占据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

不幸王铎浑不知本身正在替大顺处理最头疼的一件大事。

正月初九,原明朝秦王、晋王两个宗藩竟然由扬州到达镇江。南都方面很多人觉得这两个亲王是逃返来的,不想两亲王却坦诚自被俘后大顺方面从未禁他们自在,且对他们这些宗室亲藩甚是礼遇。

淮西其他兵将余大绥、朱纪等也在监军寺人卢九德的带领下易帜,独黄得功耻于降贼,可其部下田雄、马得功等人却在顺军拉拢下决意投降,使诈将黄得功擒住却不敢杀黄,启事是大顺那边的使者说陛下曾赞黄闯子为忠臣。

阮大铖从实际局面及将来苦劝马士英降顺,如此卖力启事是大顺那边许了他一个侍郎官衔。

“瑶草当知,不管淮西兵是否去安庆,南都都有沦陷之伤害...”

三月初九日,康天孙武进举兵入南都,表示要与南都共存亡。

接下来果如二王所言,他们除往孝陵祭拜,并未曾去谒见弘光天子,也未曾与南京的任何宗室有来往,更未与官员密谈。

阮大铖实言相告,只要马士英情愿归降,大趁便委以江浙总督重担,他日更可入主中枢为一代贤相。

原是想再等一等,看看南都那边是否真的想以史可法代替本身,未想内阁首辅王铎竟然以为马士英在淮西两年,不但抵抗左兵不力,也畏战不敢北伐,今逢国难更是只顾保全本身,故要求天子下旨让他“领兵视师上江以遏重敌”。

但是南京兵部还是力主调三总兵至安庆,东林党出身的兵部尚书高鸿图、大学士张慎言、姜曰广等人更打算以召马士英入阁名义,使自湖广回返的史可法代替马士英掌管淮西兵权,如此说不定局面另有救。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