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天下_第十八章 名将含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杰想起这事,既愁闷,又愤怒,他最不解的,不是乾隆执意正法柴大纪,而是他为柴大纪辩白之时,同为军机大臣的董诰,竟然一言不发。

“差未几吧,实在他们二人的经历,这一年来我也查了很多,论品德,我信赖文正公和鄂大人。只是即便是清官好官,也不免会出错啊?莫非这世上,另有遇事从不出错的人不成?只是我阮家时运不济,竟然因为他二人之故,害得祖父丢了官职。”

王杰道:“柴将军的事,前些日子,我也与皇上说过了。我是力主他无罪,可皇上呢……既没有说我对,也没有说我不对,如此一言不发,倒是让我难堪了。”

“那你父亲,当日又是何故?”

“不是,刘文正公是本朝数得上的好宰相,他做宰相的时候,提了很多有效的定见。也严查了很多赃官贪吏,就是我们扬州平常的百姓,提起他也都是赞誉有加呢。”清朝本来以大学士为文臣之首,进入乾隆期间,军机处已经成为最高决策机构,但如果同时身兼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还是能够称为真宰相。并且这类大臣实权绝对不小,刘统勋身兼大学士与军机大臣十二年之久,称一句宰相并不为过。

“那以后六年,是乾隆二十年,那年雄师安定准噶尔,阿睦尔撒纳先降后叛,俄然攻击了伊犁的朝廷军队。鄂容安当时便在伊犁,当时朝廷驻军只稀有百人,底子有力相抗。最后……他他杀就义。”

“当日我们也想到了,如果朝廷直接答应我们投降,我们天然无话可说,如果不准,那只要死战到底一条路,也就认了。可朝廷呢?第二天,朝廷那边来了个军官,对我们喊话,不先说受降与否,却说说要连轰我寨子三炮,若三次鸣炮以后,我寨子不再抵挡,才答应我们投降。”

“可祖父的事,你我清楚,朝廷却不清楚。这件事被闹到了集市上,那几千双眼睛都看到了,朝廷又怎能视而不见?很快河南巡抚便接到了信报,要彻查此事。但是……当时河南巡抚,竟信了被鞭士卒的话,以为是祖父有错在先。成果……就按他们所说上报了朝廷。”

“那定是纨绔后辈,不学无术了。首辅儿子,就比普通人金贵不成?”

阮元忽道:“实在我听你所言,你父亲身尽之时,立即被祖父按住。如许说来,祖父技艺可不差呀,你父亲就算想脱手,只怕也讨不了好去。”

阮元叹道:“你有所不知,柴将军之前授了伯爵,又是提督,他的事,不是三法司能定的。听钱先生说,是军机处先会审过了,皇上亲身问过此案,才定了罪。三法司在此中,实在没有多罕用处。”

实在董诰想说的是,从乾隆的角度看,他巴不得官员有如许的设法,官员如许想,就不会呈现陈范围的权势,也不会有人操纵人多势众,制造言论压力。早在康熙年间,将大臣主动上疏视为沽名钓誉的设法,在士大夫中就已经有了端倪。而历代清朝天子,也一向在放纵这类思惟生长,故而此时朝廷以内,也只要王杰这类资格深厚之人,才勇于公开向乾隆进言。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