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舅的目光随我落在秋千架上:“你母亲小的时候,最爱就是在春日里的杏花树下荡秋千,那秋千架,还是你外祖父和我一起脱手帮她搭的。”他的话语停顿了一刻,似是有一些歉然:“好多年都没有人坐过了,霜儿也不喜好这个。明日叫花匠来补缀一下吧,你得空能够坐坐。”
车马一起行至城东,外祖父的墓园依皇陵而建,寄意身后常伴君王。陵寝约占着半个山头,葱茏的冬青树远远的由山脚蜿蜒至山腰,掩映着清一色白玉石制作的陵墓。因为外祖母几年前就已葬入,遵循她生前的习好,陵墓廊栏两侧每隔几步就雕立着一尊形状各别的佛像。外祖母乃我朝已故诚王的女儿,算起来宇文成泰还得叫她一声姑祖母。她与外祖父合葬此处,既伴跟着夫君,又远远的瞻仰着本身的亲人。
出殡之日,朝安城沿街百姓主动吊挂起白纱,因为我大周天子宇文成泰也要亲临,是以,沿街两侧均有官兵把手,很多白叟只得远跪于外侧为外祖父挥泪送别。母舅与轩哥哥手持哭杖和引魂幡引棺而行,我与舅母、如霜姐姐等女眷坐于马车跟从厥后。
母舅悄悄的叹了一口气,月光轻柔的照拂着,在他威武俊朗的脸侧留下一个淡淡哀伤的暗影,他的双眸即便现在在柔嫩的月光下仍然像猎鹰一样锋利敞亮,像泛着冷冷的寒光。他苦笑着摇了点头:“你母亲当年甘愿被你外祖父赶削发门,也不肯流露半分,沈秀从小和她一起长大,比我这个做哥哥的还要靠近,她也说不晓得内幕,看来,你母亲是铁了心的要将这个奥妙封存起来。她临走前可曾留下甚么话或者物件给你?”
十四年前,外祖母患疾,家中请了大夫每日过来问诊。可巧我娘绛云连迩来食欲不振、常感晕眩,就请了医士一并号脉,成果,这一脉竟是喜脉。马上在将军府掀起轩然大波,外祖父大怒,娘亲尚未婚配就已暗结珠胎,扫尽沈家颜面,有辱列代先祖之祖训家风。可任凭外祖父如何责打,娘亲也始终不肯说出腹中胎儿是何人所为。大怒之下,不顾外祖母的苦苦要求,外祖父当即断绝了与娘亲的父女干系,差管家替她找一门远方婚事,但不得提及娘家何人,家居那边,并毕生不再相见。适逢那苏福全来京都经商,这苏福全迷恋娘亲仙颜,误觉得娘亲是家道中落之女,未曾细问,便仓促娶回了苏阳。比及母舅交战返来,统统晚矣。
许是看出我有些苦衷索然,稍坐了半晌,母舅就说带我出去逛逛消食。我灵巧的跟在他的身后,一起穿过厅房,走回了母亲少时、我现在居住的西厢院里。月光如水的洒在小小的院落,杏树层层密密的枝叶像裹住了一层银灰,青杏点点,轻风里摇摆。杏树旁的秋千架,孤零零的像耸峙了很多年被仆人抛弃的孩子,架下杂草泽花富强。我设想不出当年的少女在杏花树下荡秋千的模样,有没有明丽如花、有没有笑声如铃。我影象里的娘亲,永久都是沉寂的,那片沉寂现在想来,倒是濒死普通的寂然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