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宣华录_第四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说,内宫里如何能够有将军?”奕宫娃仿佛总爱与之唱反调。

刘莲心机忖半刻,昂首正言道:“敢问彭尚宫,这‘入得楼之宫中女眷’所指何人?昭容娘娘、修仪娘娘、婕妤娘娘可在此中?”

第九道淮立名菜“煮干丝”为刘莲心入蜀前最爱。鸡汤煮豆干,去腥后微缩成巴掌大一块,一块切三十六片,一片切七十二丝,合二千五百九十二丝,一丝未几,一丝很多,一丝不竭。平分五位碟,每份五百一十八丝,剩下两丝,一丝添于孟昶,一丝献予马王。暂备,又剔骨缝间肉,细心拆分,与干丝一并用鱼唇线捆扎成束,以便试吃者撮口尽享而不失文雅。诗云:“一朝初云日,三千烦恼丝。休要问因果,勾圈点染之。”段思英沾味,题曰:“千丝万缕”。

“好!晌午就做你了!”符儿俯身捉鱼,鼓掌拜别,剩刘连城一人在柳湖里撒泼呼喊。

中午三刻,会仙楼顶中心摆出了一道“龙门长桌”,桌名典出诗仙太白冬夜醉宿龙门事,桌形源仿波斯,桌体用南汉特有的猴脸花梨木打制;桌脚镂雕戏水云龙,请的是南唐徒弟,桌面涂蜡,用的是中原技术,至于镶嵌的葵黄玉籽,则是取自千里以外的于阗玉龙河。而这统统经心装潢皆为一匹三丈长的银丝素锦袒护,锦上十二道舌尖甘旨一字排开。

第七道菜由妙音脱手,公然别致。巨大的铜盆上高出半轮金月,月上用肉末与果蔬堆叠成人形,一男一女相对而望,栩栩如生。“桥”下有银河,河面有倒影,河边一左一右各捏一小人,相背而拭泪,奇的是竟连晶莹之泪珠也清楚可见,似用半粒米西装点而成。李圣天不忍吃掉小人儿一手一足,只在“桥”上取了一砖一瓦,悉心辩白藏于味道中的奇思妙想,笑道:“哈哈,桥身是南瓜!”又念其诗:“姻缘手中线,合掌自连累。何需鸳鸯羡,奔月揽九天。”遂赠其菜名:“鹊桥会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你若相与,不离不弃。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荡子滩头,舟行远去。潮头勇立,船马劳替,翻山越岭,疾走急停。弄拨灯火,违命愿意,神鬼殊途,何时能聚?”符儿嘴边噙着感喟,旁若无人,胡乱自语。

刘城墙趁机将头靠在符儿肩上,被符儿用力一抖,摔进湖里。折腾一阵,才晓得湖水之浅,刚好没齐腰身,放心起立,头顶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第一道菜为爽口三丝,由孟昶新擢之安婕妤亲手拌制。红袍椒、青笋、黄豆芽作底,盖浇蜀地特有的酸辣调料,呈红绿黄三色,酸辣鲜三味,脆滑适口,清爽不腻,乃开胃佳品。衬以晶莹透亮的夜光美玉碟,令人神脑复苏,肠胃通透。玉碟下压一纸彩笺,无题,只两竖小语,似由花蕊亲笔钞缮,但由芊娘缓缓念来:“人间百味事,过往两牵肠。渴饮千杯洌,唇齿一漱香。”念毕,芊娘邀宾主批评,五人各领一箸一碟,嘬口尝试。得李圣天大赞,插花觉得表,并赐菜名“丝路三彩”。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