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宣华录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惝恍间,为学之期已过三年,巫女们亦八九岁不足,在贤女师父的悉心教诲下,个个知书达理却又不失天聪,文质彬彬而又身怀武功,各房扶养斋女非常高傲,引得其他斋女乃至游女纷繁上书神女仙姑,尽快下山寻得良种为嗣。仙姑常常应请,开坛设法以问天机,却屡试不顺,不得已才停滞这些年,未有冒然下山。

先说“后唐”运势。前有言,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十三太保”,大太保李嗣源先随李克用交战三十年,屡建奇功,后随三太保李存勖转战十年,灭梁建唐,终因功高震主,遭飞语诽谤,难在朝中自主。

贤女赞曰:“此言甚好,待请神女裁夺之。”乌梅仙姑见司礼贤女如此保举,遂言可行,愿将九儿考虑之。

乱世随风过,乱世高山起。彼世虽称王,三世而后仁。

时价后唐亡国、后晋建国之际,郭威还是闭口莫言,入编于刘知远麾下,远观着石、刘二人相争。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被派往魏州弹压兵变,却不想自家军队带到魏州亦产生兵变。李嗣源为表忠心,决定单身回朝请罪。当是时,帐下之婿石敬瑭尽力劝止,极言反对,阐发情势,晓以短长,劝其操纵叛变之霸术取自主,李嗣源迫于无法,依石敬瑭之计,以平乱为由,招得叛变之军折返,入主洛阳。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为解后唐军兵围攻之困,竟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称比他小十岁的契丹首级耶律德光为“父天子”,自称曰“臣”,甘做“儿天子”,同年十一月,在契丹的搀扶下即位称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后晋天福元年闰十一月(937年初),石敬瑭逼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后唐亡。

阿二答曰:“《道经》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

小五答曰:“《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蕉林驻守数日,符儿已摸索出一套圈套见效之法:一则阱口要平。符儿抽出尚木枝,先将其搭在圈套上,再覆之以蕉叶,使其不至于凸起。二则不着陈迹。在圈套四周要横放更多的蕉叶,与圈套处融为一体。三则声东击西。在离圈套不远措置几处波折,使猎物遵循预定之线路准准地朝着圈套靠近。四则隐身阔别。符儿将绣金铃与影幻纱制成彩铃发带,操纵影幻纱自在伸缩变幻之特性,一头系于尚木枝,另一头延长至一里开外符儿藏身之地。如此,铃铛一响,自有猎物奉上门来。

正值晌午,符儿嚼了几口从猎户家带来的干粮,打盹虫渐渐爬上脑袋,头显得更加沉重起来。符儿干脆将彩铃发带另一头系于发梢,这才放心肠呼呼大睡。

柴夫人有一内侄,名唤柴荣,其祖父柴翁、父柴守礼皆为乡里富豪,后因家道中落,得闻姑母嫁给了军中大将,遂欲前去洛阳投奔。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