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_第11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多人担忧如许是在“宠嬖”孩子,或是放纵孩子,这是因为他们错把自在了解为放纵,这类曲解让很多西席和家长在弊端教诲的路上走得很远。笔墨常常会误导人,“爱”和“宠嬖”大要看来有共同要素,究竟上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整相反的两种东西。“爱”必然包含着自在,而所谓“宠嬖”,则是披着爱的外套的“过分管束”――过分管束的解缆点能够是爱,但成果是走到了爱的背面,是反“爱”的行动――在这个题目上,恶果现在有目共睹,启事却一向被弊端归纳。

注释:

第二,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敷好。只要没有生命和安康伤害,第二不破坏别人的好处――即在“品德”和“安然”的底线上,家长都能够罢休,都能够给孩子自主空间。

这位家长说她看到书上说要常常嘉奖孩子,她也会如许做,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处所也会表扬,但不知为甚么她的孩子倒是如许的脾气和表示。

中国传统文明讲“失利是胜利之母”,这和本文说的给孩子犯弊端权是一个事理。在详细的教诲糊口中,精确的做法应当是,在无关紧急的题目上,尽量不要给孩子纠错。大至原则是:

“对每个孩子来讲,大人的承认就是爱,不承认就是恨。”[9]当下教诲中最大且最埋没的题目,是一些家长或西席底子认识不到本身对孩子很刻薄,导致其对孩子的弊端管束随时产生,对儿童心智的生长构成无处不在的扰乱。

[3]李开复,《做最好的本身》,群众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57页。

在当下的教诲语境中,“自在”和“尊敬”是时髦词,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贯穿其内涵,并把观点和行动打能呢?

[10](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诲科学体例》,任代文等译,群众教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319页。

那些真正幸运欢愉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在的孩子。他在糊口中获得了尊敬,以是他学会了尊敬,尊敬别人,也尊敬本身;他在糊口中体味了宽大,他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气度局促;他在糊口中很少遭到干与,以是他回绝干与,不要别人干与,也不去干与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本身的力量,不被坏风俗把持,有力量挑选安康的东西。

在儿童教诲中,赏识和不准出错是没法兼容的两种态度,不成能同时运转。一个不答应孩子出错的母亲是不成能真正赏识她的孩子的,她的嘉奖只能产生在孩子做得令家长对劲的时候,强化给孩子的是如许的印象:家长对劲,你就有好果子吃;家长不对劲,就给你点色彩看看。这反而导致孩子会花很多心机和能量来揣摸和迎百口长,耗损自我生长能量。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