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_第18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孩子没有挑选才气,这能够了解,“国度级教诲科研所”的行动我们也管不着,但家长和西席有任务给孩子先容一些好书。在浏览书目挑选上,起码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本都雅的小说和一本作文选摆在面前,问一下本身爱看哪个,答案就出来了。

李路珂父亲的做法可谓离经叛道,与当下很多西席和家长把语文讲义奉为语文学习的圣经构成对比。由此不能不赏识他的勇气和见地。

这位教员感慨说,不但是成人,孩子们现在也变得功利了。很多孩子不喜好课外浏览,又想找到一个写作文的捷径,也觉得看作文杂志就能进步着文程度,以是对订这份“国度级教科所”办的杂志很有热忱。究竟上经她察看,这些杂志到了孩子们手中,他们只是大略地翻一下,看看有没有本校的东西,至于内容,几近没有人当真地去读。

他攻讦的是当时的语文教诲。可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了,我们的语文教诲仍然故我。这类糟糕状况,到现在尚未有结束的迹象。

当代闻名作家毕飞宇是六十年代出世的人,他上中小学的时候应当在七八十年代。他在《我所接管的语文教诲》一文中说,“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语文教诲打分,我不会打‘零分’,因为它不是‘零分’,而是负数。我之以是如许说,一点都没有故作惊人的意义。我们在接管了小学、中学的语文教诲后,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来一次自我教诲和自我发蒙。”[11]

以是,在给孩子挑选浏览书目时,要体味孩子,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整用成人的目光来遴选,更不要以“有没有效”来作为代价判定,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接管程度、他的兴趣地点。

我听一名小学教员对我讲了如许一件事。某国度级教诲科研所向她地点的小学收回共同做课题的聘请。所谓“课题”内容,就是小学要征订起码五百本该所办的一份杂志。这份杂志专门登载小门生作文,整年十二期,每本六元。教科所给每个合作黉舍的回报是,每年每所小学可在杂志上发两三篇门生的作文,或一个有关黉舍的彩色封面。合作校在合作期间能够邀就教科所的专家来黉舍停止讲座,用度另计。个别西席将来另有机遇在教科所的“课题”上署名。杂志不颁发非合作校门生的作文,也不对外公开发行(因为没有对外发行刊号)。

另有一名家长,他一考虑到孩子需求读些书,就直接买来《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等,成果是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吓住了。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