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年_35、烧豆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时候,豆花是父母能够容忍的街头小吃,但也还不是像冰棍那样全开放,持有两条清规戒律:一要本身带碗,二不要小贩的糖水。本身带碗就本身带碗,但小贩稀糊的红糖水很诱人,那种粗砺的浓甜极俱渗入力,保母曾让我偷吃过一回,是以念念不忘:扁薄的铜瓢,把瓦缸里细嫩棉柔的豆花捞进青花小碗,然后浇上红褐色的浆糖,豆香清幽,红糖浓稠,红糖豆花入口即化,半晌风卷残云,说不清楚究竟是吃还是喝,归正牙齿当时候必定是多余的,一碗稀里哗啦地下肚,还忍不住用舌头舔着嘴唇甜美的残留!家里增加的白糖固然卫生,但确切不是红糖的敌手,以是常常白糖豆花以后,反倒让我平增一种对红糖豆花的神驰。

厥后不知如何就把豆花给淡忘了,并且一忘就是几十年,客岁有人给我聊起四周新建的小吃城有豆花,一下就从脑海深处捞回儿时的神驰,当然也平增了我对“红糖豆花”成年的解释:大豆以最白嫩的和顺,蔗糖以最原始的粗砺,停止一次不分青红皂白的狠恶交媾!

我是一个喜好享用旧光阴月的“老资”,因而立马小试牛刀,成果是大失所望:那豆花固然也是那么鲜润,那么水灵灵摇摇欲坠,那么豆香清幽,但我不大能接管,启事在于它加的料是咸的:一匙在热锅里煮熟的笋丝、瘦猪肉、目鱼或香菇丝、豆粉丝构成的东东,覆盖在豆花上面,吃时自行搅拌,还可撒上一点胡椒粉,不能说不好吃,但较着不对口,咸稀饭似地,与我内心的期许产生了抵触!

豆花,北方人叫豆腐脑,想想猪脑的摸样,“豆腐脑”必定比“豆花”形象,但我还是情愿叫它“豆花”、“豆花”的,因为顺口,更因为动听,你听那闽南话的叫卖声“烧豆花――”,发自丹田肺腑的一声,穿透冷巷多少绿窗纱……

上个月,来自宝岛的台中多福豆花在我们这里有了多家连锁,我立马帮衬,贵是贵了点,但主打是甜的,这就对口了,且花腔颇多:甚么薏仁的、绿豆的、红豆的,作为佐料浇在豆花上,清甜,滑润,顺口,真是与时俱进,但仍然与我儿时的口感有间隔,有一款花生的,倒是动用了红糖水,但那是很精美而均匀的红糖水,由下而上地涵养着豆花,呵呵,可我梦寐以求的是粗砺的浆糖从上而下劈脸盖脸地浇淋,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有些老感受就是那么地根深蒂固,有些老口味就是那么地难以重温,畴昔的就畴昔了,或许它只能悄悄地逗留在儿时和煦的青瓷小碗里……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