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三生_第十四章 彼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像老王之以是能够度过苦海,达到此岸,是因为他没有一丝要去此岸的动机,最后游动的方向,心中所想,都是真正地要忘怀统统,转世循环。

想清楚后果结果,老王站在岸边不由得暗呼幸运,如果再让他来上一回,断不会将此岸完整放下。

一时候,王学思路万千,木立当场,不晓得将来要如何带着影象走下去。

再向前,何如桥跨海延长,三生石遥遥在目,忘川河水还是清浊互换,缓缓流淌,只是经历了刚才的各种,他再不敢觉得此中也是一样的风平浪静。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亿万生灵巴望而不成及的此岸,作为荣幸的本身有甚么来由不走下去呢?归正接受的磨难已经够多了,大不了破罐子破摔,本身孑然一身,有甚么好怕的!

火线的路或许永久没有绝顶,但停滞不前就没法肯定这一点。

可惜来往千古,亿万生灵,能够勘破这一层的寥寥无几,不是浑浑噩噩再经一世,就是心系人间,苛求此岸,终究只能化作苦海中的厉鬼幽魂,泯没灰尘。

一个洁净利索的回身,就冲要石碑而去,再次昂首看向“循环”二字的顷刻,心中却俄然一怔:

要提及中国象棋,王学起码还晓得“马走日,象走田,炮飞两边,将中间”,但他对这围棋确是一窍不通,仓促一瞥便偶然再看。

王学呆立很久,正为绝处逢生暗自光荣,脑中却响起老衲人意味深长的那句话:“你我有缘,本日特来渡你过河!”茫然四顾,却不见那干枯身影。

活着多年,和儿子相处固然老王一向秉承自在,民主,合作,关爱的思惟,但在大事上却必然是他说的算,多年的把持定夺,早已养成大男人主义的风格,既然想好方向,唯唯诺诺就不是他的气势。

老王并非理科毕业,也不懂书法,只感觉它和何如桥头雕镂的字体较着分歧,张扬肆意与狂草有几分类似。

既然桥头属于佛家扼守,那么这一侧恐怕就是道家之地了。道家秉承返璞归真,寻求天然本性,难怪所刻笔墨亦是如此率性萧洒。而在岸边留下根须也正应了道家的没有根,何来叶,安身底子,形神并养的主旨。

王学这才想起,传说中此岸花根和茎是分植两岸的,落叶始终不能归根,此乃地藏王菩萨栽种时成心为之,此中更牵涉到佛道两家对存亡的了解和态度:

回过甚,圆桌和蒲团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张石几,刻有一副棋盘,上面纵横交叉,星罗棋布,竟是摆了大半的围棋,两侧石凳雕文繁复,图案以龙虎为主,倒是空无一人。

可惜从始至终,老王吃花却没连根拔,也没想起来此岸花无根的传说,下了水动也没动,厥后美满是赶鸭子上架只为逃窜,误打误撞之下竟然就来到了此岸。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