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_十八、入皇宫藩王备登基 诛十族忠臣死国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了几日,宁王朱权率诸王及群臣劝谏朱棣:“国不成一日无君,建文帝受奸人勾引葬身火海,二位嫡出皇子又下落不明。诸王当中,只要燕王殿下春秋最长,声望最高。请殿下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即位为帝。”朱棣故作推委:“本王奉天靖难,只为断根君侧,待擒获黄子澄、齐泰等奸臣,本王便出兵而还。”诸王及群臣又再劝谏:“请殿下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殿下为太祖高天子与孝慈高皇后嫡子,理应挽大明于危难。请殿下先即位再除奸臣。”宁王朱权及群臣苦苦劝进四天,朱棣终究承诺即位为帝,随即派人到北平接来了燕王府中的亲眷。

正在此时,朱能走上前来,“殿下,这不是皇后的燕居冠?”朱棣从朱妙手中拿过燕居冠,拂去冠上的灰烬,“可找到皇后的尸身?”朱能答道:“整座奉天殿就这一具尸身。”朱棣回身问袁忠:“皇后的燕居冠应在坤宁宫,而不该在奉天殿,看这尸身的是非,莫不是马皇后?”袁忠抬开端来,凝睇着朱棣,说道:“四殿下何必如此?四殿下既然还记得昔日懿文太子各式庇护于你,现在又何必计算他的儿子身长几尺?”“本王只是想晓得允炆的下落罢了。”袁忠见朱棣还是不肯罢休,便问道:“四殿下起兵为何?若陛下还在,难不成四殿下清君侧以后遵循组训,出兵于营,朝天子而还?陛下驾崩既是成绩四殿下的最好成果,四殿下还何必究查允炆那边?”朱棣听罢,沉默半晌,俄然对着尸身抽泣道:“傻小子,你何故如此。皇四叔来替你肃除奸佞,你却被奸臣勾引,白白送了性命。”

听到被诛十族的动静,方孝孺的老婆郑氏脾气刚烈,不待燕军来到府上,便与方孝孺的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自缢而亡,方孝孺的两个女儿来到秦淮河边,跳河他杀。方孝孺其他亲人及门放门生共八百七十三人被押赴聚宝门。

驻守在龙江的朱棣,突见奉天殿方向起火,赶快率军入宫,魏国公徐辉祖率军抵当,徐辉祖不敌,败下阵来。徐辉祖痛哭流涕:“太祖天子,江山就要易主了,臣故意抗燕,却已有力回天,臣对不起太祖天子。”徐辉祖哭罢,单独一人去了父祠,直至朱棣即位为帝,徐辉祖都在父祠当中不肯出来谒拜朱棣,朱棣一怒之下将徐辉祖关押在了天牢,幸有令仪为本身的长兄讨情,才令其返回私宅,得以善终。

眼睁睁地看着本身的亲人被砍下头颅,方孝孺声泪俱下。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见兄长抽泣,开口劝道,“哥哥不必哀痛,父亲在时便常对你我说,人活活着,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方家世代贤能,忠君报国。现在满门忠烈,先祖足当含笑地府。”方孝孺扭头看着方孝友,眼泪倒是止不住,哽咽着说道:“殉身大明、尽忠陛下,我百死何憾?只是苦了你们。”方孝友微微一笑,对着方孝孺吟了一首绝命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其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还是到家山。”方孝孺听了方孝友的这首诗,闭上了双目,也吟了一首绝命诗:“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奋兮血泪交换,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如此,千古忠臣方孝孺为建文帝尽忠,时年四十六岁,其十族被朱棣诛杀。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